新时代民族网讯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陈明海)10月13日晚,楚雄州灯火璀璨、氛围热烈,以“丝路云裳 美美与共 千年村T楚雄彝绣 世界共享”为主题的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作为文化节核心重磅环节,第三届楚雄时装周与中国国际时装周实现联合启幕。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会,既是非遗技艺与现代时尚深度交融的生动实践,更以楚雄彝绣为纽带,生动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内涵,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起坚实平台。

开幕式现场议程紧凑、意义深远。活动对为“丝路云裳·南博时装周”“第三届楚雄时装周·中国国际时装周”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予以表彰,为“楚雄彝绣杯”非遗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者颁发荣誉,充分激发各界参与非遗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性。同时,南亚东南亚非遗指数(楚雄)发布中心项目合作协议正式签订,彝绣非遗出海全球计划同步启动。系列举措不仅标志着拥有1800年历史的楚雄彝绣加速迈向国际舞台,更凸显出这门千年非遗在推动民族文化交融、促进中外文明互鉴中的重要价值,现场各民族代表、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凝聚起“民族共绣、共享发展”的强大共识。


启幕演出以“千年赛装”“丝路云裳”“美美与共”“世界共享”四大篇章为脉络,铺展一幅恢弘的民族文化长卷。展演服饰中,彝族马樱花图腾融入现代服装剪裁,传统云纹与白、傣、哈尼等10余个民族的刺绣技法交织融合,每一件作品都是民族文化交融的鲜活载体,将楚雄彝绣“穿在身上的史诗”转化为可感知、可认同的文化符号。正如当地七彩彝绣公司践行的“民族彝绣、民族共绣、民族共享”理念,各族匠人以针线为媒,在技艺切磋中增进民族情谊,让彝绣从单一民族文化标识,升华为各族群众共同珍视的中华民族共有文化财富。


此次文化盛会的影响力突破地域与国界限制。全国100余家媒体平台开展聚合直播,160家海外媒体同步推送活动盛况,让世界透过楚雄彝绣,直观感受中国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实践。从永仁直苴“田间为T台、山歌伴走秀”的原生赛装节,到如今联动国际的时装周,楚雄彝绣的发展轨迹,正是楚雄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的缩影。截至目前,楚雄州6万名彝绣从业者涵盖多个民族,2233家彝绣经营主体形成多元协同发展格局,这一“把妈妈留在家”的温暖产业,已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一针一线连民心,一丝一缕映初心。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的启幕,以及第三届楚雄时装周的联合举办,不仅是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更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注脚。随着彝绣非遗出海全球计划的推进,这门承载千年智慧的技艺将持续以文化为桥,既织就各民族同心同德、携手奋进的精神纽带,也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厚底蕴与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