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陈明海 通讯员 吴兆宏)“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畜圈乱搭、垃圾乱堆,哪敢想村里能变这么美!”提及豹子箐的变化,村民李大姐的话里满是感慨。
豹子箐村位于妥甸镇丫口村委会东南部,距村委会7公里,距县城18公里。现有户数30户,129人,居住着费氏、李氏两姓人,汉彝两个民族。这个曾因地质灾害搬迁后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的小村庄,如今以文明创建为抓手,走出了一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振兴之路。

“作为地质灾害易地搬迁统建点,豹子箐曾长期受道路狭窄泥泞、环境杂乱困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豹子箐整村搬进、人畜饮水建设、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后落地,今年实施了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建设项目。”丫口村党总支书记郭旺全介绍说。道路硬化了,垃圾清理了,畜圈拆除统一规划,还美化了墙体,打造了微景观,让村子“面子”焕然一新;烤烟、核桃、澳洲油茶种植与畜牧养殖并行,外出务工与采菌增收互补,村民的钱袋子也渐渐鼓了起来。

锚定“家庭知善和顺”:筑牢文明“第一单元”
家庭是乡风文明的起点,以“善”立家、以“和”持家是核心。开展文明创建以来,丫口村党总支牵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七夕等节日组织群众开展家风家教主题活动,引导村民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积极开展“十星文明户”“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对照“爱党爱国星、诚实守信星、遵纪守法星、兴业致富星、孝老爱亲星、助人为乐星、环保卫生星、勤俭节约星、移风易俗星、文明礼貌星”标准和程序进行评选定星,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符合村情民情。村党总支还定期进行星级评选“回头看”,对达到标准的农户“升星”,对滑坡的农户“减星”,动态管理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相互监督、相互评比的良好风气。

聚焦“邻里向善和谐”:织密文明“互助网络”
村里邻里关系紧密,“向善”是相处准则,“和谐”是相处目标。丫口村党总支牵头成立“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围绕红白喜事帮办、农忙时节互助、应急事项支援等场景,形成“一家有事、众人搭手”的互助氛围;设立“村民说事点”,以拉家常、聊近况的火塘会、院坝会等轻松方式,村干部、驻村工作队、老党员牵头调解邻里矛盾,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此外,还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小广场、大喇叭”、文化活动室、乡村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作用,大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少办,“酒席不铺张、礼金不攀比、丧葬不迷信”等良好风气,向上向善、孝老友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等新风尚在豹子箐蔚然成风。

激活“村民从善和乐”:凝聚文明“个体力量”
村民是乡风文明的主体。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志愿者、豹子箐村群众积极参与,村内实施人畜分离,对村里道路、小巷、卫生死角等五堆十乱整治70余次,对村中房屋墙体美化7处,完成村庄道路绿化改造,打造村内小花园、小菜园等微小景观4处。认真执行垃圾清运费收取、周一集中清扫、每月红黑榜户评定制度,号召村民自愿参与村庄清洁、道路维护、护林防火、反诈宣传等活动,让“从善”成为村民的行动自觉。依托村文化小广场,节庆开展“村晚”、篝火打跳、趣味运动会,春节、元宵节组织村民参与写福字、送春联等活动,让村民在参与中感受“和乐”的氛围。

推动“社会行善和睦”:拓宽文明“公益边界”
丫口村党总支动组建“关爱小队”,由村委会工作人员、驻村工作队、志愿者组成队伍,定期探望孤寡老人、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难题,联合妥甸卫生院为村里老人提供“上门体检+用药指导”服务。楚雄师范学院驻丫口村工作队积极争取资金资助9名困难学生,联动楚雄师范学院开展“校村共建”活动,暑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村开展“假期课堂”,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教孩子们画画。建立“公益积分”制度,为参与探望孤寡老人、村庄环境整治、帮助他人的村民累计积分,积分可在村委会的“爱心超市”兑换食盐、米、油、洗衣粉等生活用品,鼓励更多村民主动参与公益。村党总支牵头开展“文明共建行动”,豹子箐联合附近村组共同开展“爱路护路”、公益文化联合演出行动,推动行善和睦走深走实。

实现“乡村扬善和美”:绘就文明“整体图景”
豹子箐聚焦文明创建,坚持“面子”“里子”一起抓,在村口、村务公开栏等显眼位置设置“善行榜”,定期公示村民的好人好事,通过张榜宣传让“善举”被看见、被学习;将“善”“和”理念融入村规民约,每月开展“红黑榜”评定,明确规定禁止乱扔垃圾、乱堆杂物、随地吐痰、邻里争吵等不文明行为,以制度约束引导文明习惯;定期开展“和美庭院”评比创建活动,家家户户门前种花植绿、院内干净整洁,努力让每一家每一户成为“和美”的缩影,“扬善和美”从口号变成了村子的日常。

从家庭“小和”到乡村“大和”,从个人“小善”到社会“大善”,豹子箐用最朴实的“善”与“和”让乡风文明既有“颜值”又有“内涵”,也为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