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陈明海 通讯员 陈之怀)近年来,楚雄州南华县龙川镇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整合统战资源、凝聚党外人士、新阶人士与群众力量,聚焦罗家屯艺术村建设,创新“三先规划、三联建设、三创运营”工作模式,累计投资270万元,整合民族团结示范项目3个,推动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显著提升少数民族聚居区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统战引领“三先”规划,共绘振兴蓝图。以党员为引领,联动党外知识分子、统战代表人士(乡贤)、群众代表组建核心团队,建立“先知、先议、先行”机制,凝聚艺术村规划共识。立足群众需求与统战对象意见,收集村庄规划、产业发展建议110余条,同步为党外人士、村民答疑释惑,确保群众诉求与企业愿景同频。组建含统战代表人士的村级理事会,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乡贤座谈会等32场次,专题讨论艺术村建设重大事项,推动治理主体从“政府主导”向“群众主角+统战助力”转变。动员党外乡贤、党员带头参与项目摸排,拆除破旧房屋11处、让出边角地20余处,带动群众从“不愿参与”转向“深度融入”。

统战聚力“三联”建设,夯实发展根基。以“环境、技术、项目”联动为抓手,整合企业、院校、少数民族代表等统战资源,同步提升人居环境与农户技能,为艺术村筑牢发展底座。统战牵线企业投资1870万元建设艺术餐厅、民宿,政府整合资金760万元改造道路、建设污水管网,群众(含少数民族村民)投工投劳1000余人次。进村道路从2米拓宽至4米,新增绿化2000平方米,实现“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蝶变。依托雕塑产业园,吸纳农户、少数民族代表加入合作社,培育“农民工匠”。目前41名村民(含多名少数民族群众)长期从事雕塑工作,21人成长为技术骨干、4人成为专业人才,2024年部分村民人均年收入超12万元。优先聘用村民(含统战关注的低收入群体)参与建设,累计发放工资932万元,惠及650名群众,联农带农的工作实践获央视报道。

统战赋能“三创”运营,实现三方共赢。采用“企业+理事会(含统战代表)+院校+艺术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农户”模式,推动企业发展、集体增收、群众致富,释放统战协同效应。联合8所艺术院校(统战联系的教育资源),年接待研学师生超1000人次;邀请艺术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举办雅集10余场;联动企业规划啤酒庄园,延伸产业链条。投入70万元集体经济资金入股合作企业,前三年年分红率达7%;出租集体林地年获租金2万余元;搭建农特产品供应链,年收购农户农产品不少于130万元。3500亩土地流转给企业,农户年亩均获租金1200元;企业返聘400余人,户均年增收近2万元;8户村民出租闲置房屋,户均年获房租+管理收入1.5万元;41人参与雕塑产业年创收264万元。后续计划新增40余个运营岗位,鼓励群众开办30余家新型经营主体。

下步,南华县龙川镇将持续深化统一战线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不断挖掘艺术村文化内涵,通过非遗展览、联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加强宣传推广,整合周边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提升艺术村知名度,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注入统战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