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云南楚雄:“石榴红”驿站激活互嵌式社区“一家亲”活力
发表时间:2025-09-13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陈明海 通讯员 李娅婕)在云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和和美美一家人”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实践中,“石榴红”驿站正成为串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纽带 。楚雄彝族自治州作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点区域,将“石榴红”驿站深度融入社区发展肌理,以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五维互嵌”为路径,让各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中凝聚“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情感。

空间互嵌,共享阵地打破交往壁垒

“石榴红”驿站以“便民、共享”为核心,为各族群众搭建起物理与数字双重交融的空间载体。在楚雄栗子园社区,驿站周边配套免费WiFi、便民饮水点、休闲座椅等设施,成为各族居民日常休憩、交流谈心的“公共客厅”,自然形成各族群众交错融居的生活场景。同时,驿站打通线上服务通道,与楚雄高新区零工市场线上招聘平台联动,各族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岗位信息、参与社区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交往空间的无缝衔接,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日常互动中生根发芽。

文化互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心

依托“石榴红”驿站,楚雄各地将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教育紧密结合,让中华文化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彝人古镇社区的驿站定期开展中华文化讲座、中华文明礼仪学习、经典读书会等活动,邀请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在共读经典、共学礼仪中增强文化认同。鹿城镇的部分社区也依托驿站开展类似活动。每逢春节、中秋、火把节等传统节日,驿站还组织民俗表演、团圆宴、非遗体验等活动,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共庆佳节,在文化互鉴中拉近心灵距离,筑牢“五个认同”的思想根基。

经济互嵌,就业帮扶点亮共富之路

“石榴红”驿站聚焦各族群众就业创业需求,通过“资源整合+社企联动”,为群众搭建增收致富的平台。部分社区依托驿站整合闲置场地,引入便民商铺、手工艺工坊,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带动各族群众家门口就业。楚雄灵秀社区通过这种方式,让不少居民实现了就近就业。驿站还联合辖区企业开展手工艺制作、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此外,楚雄高新区零工市场与驿站精准对接,为彝人古镇社区文旅产业输送大量临时用工,既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又让各族群众通过灵活就业增加收入,实现“经济共富”与“民族团结”双向促进。

社会互嵌,民主协商共建和谐社区

“石榴红”驿站成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促进各族群众共治共享的重要阵地。楚雄各社区依托驿站建立“居民议事会”“矛盾调解室”,各族居民代表、社区工作者、法律顾问共同参与,围绕小区环境整治、公共服务优化等问题民主协商,针对邻里矛盾、民族习俗差异等问题及时调解,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参与中增强“社区主人翁”意识。紫溪镇的社区通过驿站的这一功能,有效解决了多起邻里纠纷。驿站还注重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在公共服务中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服务,坚决反对民族歧视,营造“人人平等、互助和谐”的社区氛围。

心理互嵌,关爱帮扶凝聚“家”的温暖

“石榴红”驿站以“情感联结”为核心,用暖心服务搭建各族群众的“心灵港湾”。社区依托驿站开办“幸福食堂”,为独居老人、困难家庭提供平价餐食;开设“四点半课堂”,为各族务工家庭子女提供课后辅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驿站常态化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打破语言障碍,更好融入社区生活。通过一系列关爱帮扶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各族群众在互帮互助中增进感情,切实感受到“社区是我家,团结靠大家”的温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体居民的共同行动。

 
上一篇:楚雄双柏丨石咢嘉镇:种养循环“牵”出肉牛产业新速度 绘就乡村振兴富农图
下一篇:楚雄南华丨龙川镇:“三三模式”激活乡村治理 统战聚力艺术赋能共促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