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党建引领合作社 河谷蹦出“金果果” ——双柏县党建引领助力人参果产业发展
发表时间:2025-08-21     阅读次数:     字体:【

双柏县低热河谷资源丰富,是云南省发展人参果产业最佳区域之一。近年来,双柏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为主体,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模式,推动冬季人参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走出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2024年全县种植冬季人参果面积达2.19万亩,实现产值3.83亿元,带动600多户群众户均增收超10万元以上。双柏人参果被纳入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核心种植区马龙村被列为省级“一村一品”人参果产业发展示范村。

党建引领筑堡垒,培育促农增收“致富果”。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模式,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结合起来,推动马龙河人参果种植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一是引入企业打基础。马龙村党总支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结合地处低热河谷地带的气候优势和独特的土壤条件,因地制宜选定冬季人参果作为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县镇村三级联动积极外出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双柏绿欣林农发展有限、壹隆佰佳种植基地等7家企业在马龙河流域流转1200亩土地发展人参果种植,吸引当地村民、周边群众到企业就近就地务工,搭建起“务工就业联农带农模式”。7家企业年均带动16万人次就地就近务工,累计带动112万人次,实现务工收入1120万元。二是建社服务固根本。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村党组织成立双柏县马龙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群众以土地入股、企业以技术入股、合作社以服务入股等方式,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土地流转联农带农模式”。由合作社牵头,与企业对接洽谈,合理确定区域内土地流转价格区间,自2021年以来,企业、种植大户共计流转土地700亩,每亩价格稳定在500元之间1000元之间,累计向80户农户兑付租金56万元,每年户均增收7000元以上。为有效稳定人参果销售价格,合作社不断引进实力强、诚信度好的收购企业,从2021年引进的1家发展到2025年的5家,人参果均价从每公斤4元提升到每公斤8元,每亩为群众增收4000元。同时,村党总支把利用率不高的300亩土地流转给企业、种植大户种植人参果,利用村集体闲置资金新建50立方米冷库1个,出租给企业使用,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三是联动带农利长远。为打消群众产业发展顾虑,村党总支书记先行先试,近三年来示范种植人参果均达50亩以上,实现产值150万元。村民小组长积极响应,在各村带头种植人参果、发展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村26个村民小组长中有22个均种植人参果达20亩以上。通过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马龙带周边,在一级抓一级、一个带一个、一村带一村下,党员群众纷纷行动起来,推动马龙河冬季人参果“上山出县”,从河谷到半山、从马龙村到县内外,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截至目前,马龙村种植人参果1.1万亩,党员种植户30户,种植大户50户,种植50亩以上125户,种植30-50亩以上265户,辐射带动县内马脚塘村、中山村、羊桥村、和平村爱尼山乡、独田乡和楚雄市大地基乡东华镇等周边村庄种植人参果1.8万亩,户均增收超10万元以上。

党建引领强技术,培育品质优越“放心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利用南京大学、州科协等帮扶单位资源,积极争取云南农业大学技术支持,紧盯人参果产业发展的产供销关键环节,育好种苗、做强技术、提升服务,推动冬季人参果从多到优、从弱到强。一是把好种苗端。积极与云南农业大学张红冀研究员、于德才博士团队合作,建成全州首个冬季人参果种苗繁育专家工作站,成立“南京大学科技助农示范基地”“云南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就人参果脱毒种苗繁育、病毒检测、病虫害综合防治、标准化种植、新品种繁育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合作,解决了人参果种苗大量依靠采购、成本较高、苗质无法保证、栽种年限延长、种性退化较快等问题。在妥甸镇塔扎河烤烟育苗基地投资530万元建设8个大棚,投入30余万元从云南农业大学引进2.4万株人参果脱毒组培苗,成功繁育出80万株优质人参果种苗,实现了种苗本土化繁育。二是抓好种植端。依托专家工作站、州科协帮扶等资源,组织开展人参果种植实用技术培训50期,从土地整地施肥、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等环节提供技术指导和跟踪培训,培养10名人参果“田秀才”“土专家”。引进“大垄高墒密植引蔓”的栽培新理念,配合云南农业大学在在基地开展不同密度、不同种植模式、砧木嫁接等实验,大力栽培硒元素含量较高的人参果品种。编制《人参果种植技术规范手册》,从环境选址、土壤要求、种子处理、播种时间、育苗方法、田间管理等方面为农户提供科学操作规程,不断提升人参果成活率和结果率。建成双柏县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和信息分析研究中心,52户新型经营主体0.4万亩种养殖基地建设物联网监控、水肥一体化、植保和智能监测系统并入网双柏数字农业云平台运行,不断提高人参果科技化管理水平,冬季人参果亩产由开始的800公斤提升到现在的1500公斤至2000公斤,市场价格稳定在10元左右,产量产值实现了质的飞跃。三是做优市场端。积极探索“肥料供应+技术指导+保价回购+折价补差”模式,本地人参果种植户可以每亩预赊2000元有机肥、农药等农资,待果子销售后再支付给企业,适当减轻群众产业发展的前期成本负担。采取“企业+农户”搭建“订单采购联农带农模式”,企业为农户提供种苗,并结合当年种植条件和市场因素,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确保农户种植的人参果能够销得出、卖得好。回引本土优秀党员人才朱朝文在村内开办农资服务公司,为种植户提供人参果农资化肥上门服务和种植管理技术田间指导。引进昆明企业到马龙村投资建设双柏华晟网套厂,就近就地优价满足了群众每亩2万多个的人参果网套需求,解决了急用时买不到、买到的价格高的问题。建成马龙河零工幸福驿站,与辖区内33家人参果种植企业、3家人参果销售企业建立服务机制,精准对接企业用工和群众务工需求2万人次,有效解决了人参果产业发展中企业用工难、招人难的问题。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依托沪滇协作和南京大学帮扶契机,通过直播带货、电商销售、对外展销等方式,形成“企业+电商”“箱装+精品包装+快递寄运”多元化营销模式,让人参果从田间地头直达消费者手中,实现“产销对接”升级为“产销直达”。

党建引领延链条,培育市场青睐“畅销果”。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点带面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相得益彰。一是做优种植链。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统一规划、综合配套”,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统一流转土地,因地制宜规划,集中连片建设,围绕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等工程,积极向上争取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河谷荒滩上开发高标准农田300亩,硬化河谷道路19.8公里,开展水网改造15公里,以马龙河流域为核心区建设规划科学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管理服务先进、辐射带动力强的一流的人参果生产基地,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建成以冬季人参果为主的微喷、滴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亩,2024年全县种植冬季人参果面积达2.19万亩,实现产值3.83亿元,带动600多户群众户均增收超10万元以上。二是延伸加工链。以农产品市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加快优质人参果配套的分拣、分级、包装、保鲜、贮藏等农产品初加工中心建设。引进贵州钱银实业有限公司投资成立双柏县人参果精深饮料加工厂,解决人参果销售短期困难和局部价格不稳定等难题。针对品相不佳的次果,与楚雄阳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加工人参果果脯,“变废为宝”提升人参果附加值,2024年实现人参果加工产值30万元。三是开发旅游链。按照“资源互补、设施共建、市场共享、协调发展”的思路,以人参果为媒,立足马龙河流域自然风光和资源禀赋,形成集采摘体验、产品加工、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的1条农文旅融合精品旅游路线。结合虎文化节、绿孔雀文化节特色节庆活动,大力举办人参果“云上”直播、“斗果”大赛、“风味仙果宴”、马龙河摩托车越野体验挑战赛等系列活动,吸引周边游客到马龙河体验采摘之乐、品尝鲜果之甜、开启激情之旅。把技艺、文化、审美融合,探索开发出“蛋定人参”“品味人参”“丸美人参”等11大人参果主题餐品,以“味”聚人、以“食”诱人,带动旅游、餐饮融合发展,2024年实现旅游收入25万元。

党建引领树品牌,培育家喻户晓“生态果”。由党组织牵头,合作社具体负责,深入挖掘、大力培树双柏人参果富硒营养、绿色生态、认证安全三大特色品牌,让双柏人参果成为消费者冬日舌尖上的美味、心尖上的牵挂。一是开展绿色生态种植。马龙河流域平均海拔900米,年平均气温19.92℃,全年基本无霜,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其独特的低热河谷气候、紫色冲积土和冲积母质土壤,为冬季人参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温室暖床。为确保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双柏人参果均采用露天种植,物理方式除虫蝇,手工摘除杂草,自然生长成熟的双柏人参果具有果大肉厚、水嫩多汁、口感清脆、味道香甜的特征,口感绝佳、入口即化。二是开展富硒营养鉴定。双柏人参果硒元素含量为0.045mg/kg、高于其他水果7倍,常食“富硒果”不仅能够提升人体免疫力,对心血管健康也大有裨益。为打响这一优势,合作社积极申请专业机构鉴定,通过省州农业农村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优质化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安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双柏人参果可溶性固形物、氨基酸总量、硒等多项营养品质独特性指标检测优于其他产地人参果产品,产业发展优势和品质竞争优势凸显。三是开展区域品牌认证。围绕“森态双柏”建设,积极培育马龙河人参果区域公用品牌,做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促进人参果品牌形成连锁效应,“涩八戒”冬季人参果品牌完成商标检索、注册受理,“logo”和包装盒已投入使用,双柏县绿欣林农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的“查姆仙果”系列人参果产品入选“中国绿色健康食品”,“柏汁甜”人参果销售商标已经获批,双柏人参果被成功纳入2024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其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高。双柏远销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厦门、深圳等10多个省内外大中城市,带动消费500多万余元。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陈明海 文/

责编 杨欣

校对 陈璟

审核 杨晓莉


 
上一篇:楚雄州丨双柏县:采取八种联农带农方式促农增收
下一篇:楚雄州丨双柏县:突出“五性”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