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段卫丽 段明勇 民族时报记者陈明海)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春日的楚雄州元谋县新华乡,风是暖的,光是灿的,春光在桃李枝条上跳跃着洒下一抹嫩绿……苍翠青山下一幢幢青瓦白墙的民居倒映在明净湖水中,宛如一幅山水画卷缓缓铺展开来。走进画里,映入眼帘的便是该乡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新村, 一栋掩映在桃李果林深处的三层楼房便是彝族女子文晓梅与她四川汉族老公的温馨小家。


“我家在新华乡最早种植桃李,1991年开始种植这个“爱情果”,恰巧也在这年遇上了我老公,他当年来修建新华中学,父亲喜欢他的踏实能干,亲自做媒介绍我们相识……”略带几分羞涩的文晓梅满脸笑意的轻声讲述着她的跨族幸福婚姻,细数30年来“彝汉一家亲、生活比蜜甜”的变化。


男主人刘光猛是一个精干爽朗的四川汉子,“我15岁来到新华,生活了38年,元谋不仅带给我美满的新生活也是我的第二故乡。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国家不仅扶持我家种植20亩桃李致富,还享受到许多惠民好政策,一年20多万的收入让日子越过越美。”攀谈中,刘光猛还自豪的提到了他唯一的孩子,“我儿子小时候就向往当兵,他大学毕业之后放弃了不错的工作,主动报名参军,全家支持他在部队为国奉献,我们在家全力搞好生产,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这彝汉一家亲的幸福一幕不仅是新华乡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乡的生动体现,也是元谋县凝心聚力、踔厉奋发争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诸多工作成效的一个小小缩影。

有着“东方人类故乡、冬早蔬菜之乡、绿色康养之乡”之称的元谋县,是一个典型的民族聚居县。在这片神奇热土上,居住着彝、傈僳、回、苗等33种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1.4%。该县新华乡是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山区乡,少数民族占该乡总人口的66.04%。

近年来,新华乡以奋力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乡为突破口,围绕“建强硬堡垒、打好旅游牌、唱好林果戏、做好水文章”发展定位,通过实施“领头雁”工程、产业培育工程、惠民工程、文化强乡工程、补短板强弱项工程“五项工程”,把民族团结创建与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取得了党建引领聚人心、产业富乡强支撑、民生保障筑基础、文明滋养润乡风、精准脱贫奔小康的喜人成果,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桃李之乡、生态养殖基地,撬动了经济持续增长,群众持续增收,全乡14个民族手足相亲、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生活在一起,2021年,新华乡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乡,并被省民委作为全国20个全国民族团结乡村振兴试点乡之一向国家民委推荐上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元谋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党建引领为载体,以“大比拼”为抓手,通过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8+N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创,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探索创建工作路径,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提质扩面。深入开展“十县百乡千村万户”创建,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全域创建格局,引领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共同发展。2017年元谋县被命名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建成23个省级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6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18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4个州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获国家级“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誉称号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单位”2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单位”82个。

如今,全县33个民族群众在争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大路上奋勇争先,撸起袖子加油干。民族团结“十进”示范创建活动如火如荼,旅游景区、党史教育基地两个创建联盟一体推进,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创、聚心聚力扎好民族团结“同心结”、画好示范创建“同心圆”、走好民族复兴“同心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生动局面熠熠生辉。

如今的元谋热坝,一条条宽敞平整的水泥路通向千家万户,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个个村庄整洁有序……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新貌竞相呈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乡村振兴建设同频共振、交相辉映,并蒂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