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楚雄双柏丨“四个三”模式走出“金果”振兴路
发表时间:2025-10-30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陈明海 )近年来,双柏县以马龙河流域为核心,积极探索“四个三”模式,推动冬季人参果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走出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2024年全县种植冬季人参果2.18万亩,实现产值1.96亿元。双柏人参果被纳入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马龙村被列为省级“一村一品”人参果产业发展示范村。

三方带动“种”,河谷蹦出“金果果”。强化组织引领,通过村党总支发动、村干部率动、党员群众行动,推动马龙村冬季人参果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是村党总支发动种。为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2019年,马龙村党总支结合低热河谷的气候优势和独特的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人参果产业,村党组织先后多次组织党员群众到人参果种植大县石林考察学习,积极向上争取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河谷荒滩上开发高标准农田300亩,硬化河谷道路19.8公里,实施水网改造工程,打牢规模化发展人参果产业基础。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人参果产业链上,村党总支成立了马龙村冬早蔬菜产业党支部,村党总支书记担任党支部书记,吸纳党员种植能手到党支部中示范带头发展人参果产业。二是村干部率先种。为打消群众产业发展顾虑,村党总支书记先行先试,近三年来示范种植人参果面积年均50亩以上,累计实现收入150万元。村民小组长积极响应,示范带头种植人参果,截至目前,全村26名村民小组长中有22名种植人参果,户均种植面积均达20亩以上。三是党员群众跟上种。在村党总支和小组长的示范带动下,马龙河流域党员群众掀起了人参果种植热潮。2024年,马龙村种植人参果1.1万亩(种植50亩以上125户,种植30-50亩以上265户),辐射带动妥甸镇马脚塘村、中山村等地种植人参果1.08 万亩,实现总产值1.96亿元。

三端一体“促”,小果长成“大产业”。紧盯人参果产业发展的“产供销”关键环节,抓好种苗端、种植端和销售端。一是种苗端严把控。与云南农业大学张红冀研究员、于德才博士团队合作,建成楚雄州首个冬季人参果种苗繁育专家工作站,成立“南京大学科技助农示范基地”“云南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就人参果脱毒种苗繁育、病毒检测、病虫害综合防治、标准化种植、新品种繁育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合作。在妥甸镇塔扎河投资560万元建设育苗基地,开展人参果脱毒组培苗培育,累计繁育70多万株优质人参果种苗,2025年预计培育120万株,可实现种苗本土化繁育,有效降低种苗成本。二是种植端抓技术。依托专家工作站、南京大学和州科协驻村帮扶等资源优势,编制《人参果种植技术规范手册》,组织开展人参果种植实用技术培训50余期,组建技术服务队从土地整地施肥、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等环节提供全过程指导和技术培训,培养30名当地人参果种植“田秀才”“土专家”。建成双柏县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和信息分析研究中心,4000亩种植基地实现物联网监控、水肥一体化、植保和智能监测,冬季人参果亩产由2019年的800公斤提升到2000公斤。三是销售端优服务。积极探索“肥料供应+技术指导+保价回购+折价补差”模式,回引本土优秀党员在村内开办农资服务公司,采取农资先用后付等方式,为种植户提供人参果农资化肥和种植管理技术田间指导,减轻农户生产成本。引进昆明企业到马龙村投资建成网套厂,有效解决了人参果网套长期靠外购和价格高问题。建成马龙河零工幸福驿站,精准对接企业用工和群众务工需求2万余人次,有效解决了人参果产业发展中企业用工难、招人难的问题。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依托沪滇协作和南京大学帮扶契机,通过直播带货、电商销售等方式,形成“企业+电商”“箱装+精品包装+快递寄运”多元化营销模式,让人参果从田间地头直达消费者手中,实现“产销对接”升级为“产消直达”。

三力协同“联”,家家鼓起“钱袋子”。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把大市场与小农户紧密联系起来,推动联农带农,实现强农富农。一是引入企业强拉力。2019年以来,马龙村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双柏绿欣林农、壹隆佰佳等7家企业在马龙河发展人参果种植,累计带动112万人次实现务工收入1120万元,搭建了集分拣、包装的“家门口务工车间”,当地群众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2025年,引进贵州钱银实业建成人参果精深饮料加工厂,引进楚雄阳弘生物科技进行人参果果脯加工,提升人参果附加值。二是建社服务添助力。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农户以土地入股、企业以技术入股、合作社以服务入股等方式,构建“土地流转联农带农模式”。2021年以来,合作社有序组织群众流转土地4200余亩,每亩流转资金1000元左右,累计向当地农户兑付租金420万元。合作社先后引进人参果收购企业5家,稳定人参果价格和销售市场。村党总支通过流转村集体土地和租赁冷库,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三是农户增收有动力。随着企业的示范带动、产业趋向成熟和周边市场日趋稳定,当地群众更加坚定了发展人参果种植的信心决心,逐年增加种植面积,实现了人参果种植从“河谷到山上、村内到县外”。以节庆活动为契机,举办人参果“云上”直播、“斗果”大赛、“风味仙果宴”、马龙河摩托车越野体验挑战赛等系列活动,吸引周边游客到马龙河体验人参果采摘。探索开发“蛋定人参”“品味人参”“丸美人参”等多个人参果主题餐品,以“味”聚人、以“食”诱人,带动旅游、餐饮融合发展。

三果名声“响”,特色品牌“俏市场”。深入挖掘马龙河人参果富硒营养、绿色生态等优势,打造双柏人参果特色品牌。一是富硒营养果。通过省州农业农村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农村部农安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双柏人参果硒元素含量为0.045mg/kg、高于其他水果7倍,可溶性固形物、氨基酸总量、硒等多项营养品质独特性指标检测优于其他产地人参果产品,产业发展优势和品质竞争优势明显。二绿色生态果。马龙河流域平均海拔900米,年均气温19.92℃,全年基本无霜,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其独特的低热河谷气候、适宜的生长土壤,采用露天种植,自然成熟等特性为人参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温室暖床。三是品牌认证果。双柏“涩八戒”人参果品牌取得绿色食品认证,“查姆仙果”系列人参果产品入选“中国绿色健康食品”,“柏汁甜”人参果销售商标获批,双柏人参果被成功纳入2024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果品远销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带动消费500多万余元。

 
上一篇:禄丰市:巧打“恐龙牌” 画大“同心圆”
下一篇:楚雄双柏丨发展多彩农业种植成为市场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