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楚雄双柏:“十个一”机制领航 特色农业撑起农民“钱袋子”
发表时间:2025-09-13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陈明海)冬春季节是农业生产的“空档期”,却是农民增收的“黄金期”。如何把“冬闲田”变成“增收田”,让“冬春闲”转为“冬春忙”?楚雄州双柏县给出了答案。近日,《2025—2026年冬春特色农业开发实施方案》正式出台,以“十个一”机制为核心抓手,聚焦人参果、青蚕豆、西红柿、白萝卜四大特色产业,既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又做活“钱袋子”文章,为县域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锚定方向,以专项方案绘就冬春农业发展蓝图。为纵深推进“夏秋抓‘粮袋子’、冬春抓‘钱袋子’”发展战略,双柏县立足县域资源禀赋与农业发展实际,将四大特色产业作为冬春农业开发的核心载体,通过创新实施“十个一”推进机制,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根据方案,此次冬春农业开发预计实现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总产值超20亿元,旨在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同步实现生态农业升级与农民增收致富的“双赢”目标。

科学布局,按海拔梯度明确产业发展坐标。围绕“高海拔地区抓药菌茶果、中海拔地区抓粮烟畜果、低海拔地区抓菜种花果”的科学布局,双柏县为四大特色产业精准划分“责任田”,沙甸河流域主攻青蚕豆提质,力争种植面积达5.5万亩;马龙河流域稳住人参果3万亩种植规模,重点攻坚品牌创建;绿汁江流域突破西红柿连作障碍,推动种植面积达2.5万亩;烤烟种植区推广白萝卜种植1万亩。不同海拔区域“各展所长”,构建起全域覆盖、错位互补的冬春农业发展格局。

创新机制,“十个一”举措为产业发展赋动能。产业要壮大,机制是保障。方案创新性推出“一个产业配套十项举措”的推进机制,从多维度为特色农业赋能。在基地与技术层面,将建设人参果种苗繁育基地、60亩西红柿育苗基地及100亩蚕豆繁种基地,编制四大产业专属技术规程,组建4支科技服务团队,开展超2000人次技术培训,确保农产品“种得好、品质优”;在主体与市场层面,计划为每个产业新引培1户以上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依托“森态双柏”品牌推进“大庄青蚕豆”“双柏西红柿”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申报,推动60%以上农产品线上销售,打通“产得出、卖得俏”链路;在产业链与农户联结层面,建设人参果精深加工、青蚕豆冻干预制菜等生产线,探索“订单收购+分红”“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模式,实现有产业条件农户全覆盖,助力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压实责任,以严实作风保障方案落地见效。为避免方案“悬空”,双柏县构建起层层压实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牵头推进,将任务细化到村组、落实到户到地块;同时将冬春农业开发成效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强化日常督导与考核结果运用,以“钉钉子”精神确保各项目标落地兑现。

从方案出台到责任压实,从产业布局到机制创新,双柏县冬春特色农业开发的“路线图”已清晰,“施工图”正落地。接下来,随着“十个一”机制的逐步推进,四大特色产业将从“单点突破”转向“集群发展”,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效益提升”,不仅能让“冬闲田”结出“增收果”,更能让冬春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持续为农民群众的“钱袋子”注入“真金白银”,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图景。

 
上一篇:楚雄市医改大讲堂: 以调研为基定方向 为“村稳、乡活、县强”划路径
下一篇:楚雄双柏丨妥甸镇:党建“10抓10促”激活发展新动能 绘就高质量振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