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陈明海)党的十八大以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质量打造“滇中翡翠·融和楚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先后于2017年、2024年两度摘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桂冠,在云岭大地上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动人篇章。

政治引领筑牢根基,构建协同工作格局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测评指标体系联系点,楚雄州坚持以政治引领凝聚共识,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引向深入,构建“1+1+4+N”政策体系,推动民族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筑牢了坚实政治根基。

宣教创新多维发力,让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楚雄州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理响楚雄·党的创新理论进万家”等宣讲品牌深入人心,元谋“农民理论家宣讲团”获中宣部表彰;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同步发力,一批教育实践基地与主题场馆成为各族群众感悟团结力量的生动课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人心。

文化浸润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绽放交融光彩
楚雄州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培育出多所示范学校与文明实践中心。彝绣产业从山间绣品走向广阔市场,2024年实现增加值13亿元,带动万千绣娘增收致富;民族文化演艺精品迭出,文化公园串珠成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成效显著,各民族文化在交融中绽放光彩。

发展聚力经济社会腾飞,夯实团结物质基础
发展是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础。2024年,楚雄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2018.95亿元;33.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乡村振兴工作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多项国家级生态文明荣誉加身,“滇中翡翠”的生态底色愈发鲜亮。

交往交流交融搭建连心桥梁,绘就共居共乐画卷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画卷在楚雄大地徐徐展开。互嵌式社区里,各族群众共居共乐;创建联盟搭建起连心桥,各类交流活动增进情谊;“三项计划”深入实施,全域示范创建多点开花,一批全国及省级示范单位成为民族团结的标杆,让“三个离不开”思想根植人心。

法治护航健全治理体系,守护和谐稳定环境
法治是民族团结的保障。楚雄州民族立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获评“全国市域社会现代化治理合格城市”,连续3次捧得“长安杯”。多年来,全州未发生因民族宗教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发展保驾护航。

持续浇灌团结之花,“滇中翡翠”再添光彩。如今的楚雄,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携手前行。未来,这座“滇中翡翠”之城将继续守护好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让共同繁荣的光芒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