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楚雄双柏丨独田乡:数字赋能黑山羊产业 彝乡共绘幸福图景
发表时间:2025-07-25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陈明海)清晨的哀牢山深处,薄雾缭绕的林间,一群黑山羊正悠闲觅食。楚雄州双柏县独田乡的彝族养殖户李大姐打开手机,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羊群的活动轨迹、健康数据——这个曾靠“看天养羊”的山村,如今借着数字化东风,让黑山羊产业成了各族群众的“幸福产业”。全乡405户养殖户存栏黑山羊30601只,年均产值超6000万元,人均养殖收益达2万余元,“绿水青山”间长出的“金羊”,正谱写着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新篇章。

守好生态底,念活“养羊经”

独田乡森林覆盖率高达91.8%,立体气候孕育了优质牧草,也让黑山羊养殖成了世代相传的生计。“家养十只羊,不愁闹灾荒”这句老话,道出了养殖与群众生活的紧密联系。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养殖的瓶颈逐渐显现:粗放管理导致疫病风险高,青壮年外出务工后留守老人无力精细照料,市场信息闭塞常让养殖户“卖亏了”。

转机始于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独田乡立足生态优势,把黑山羊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更敏锐抓住数字农业机遇,让“老产业”遇上“新科技”。“以前养羊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李大姐笑着说,手机里的养殖APP比“老把式”还靠谱,这是独田乡探索“数字+特色产业”的生动写照。

数字赋动能,养殖更“智慧”

走进独田乡智慧小镇大数据指挥中心,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乡黑山羊的存栏数、健康状况、市场行情。这个集“养殖监测、销售对接、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平台,正是产业升级的“智慧大脑”。

科技让养殖更轻松。142套传感器和摄像头遍布养殖区,实时采集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以及羊群进食、繁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系统自动预警,疫病防控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养殖成本下降22%。“以前天天满山跑,现在手机上就能看羊群,省力多了!”62岁的彝族养殖户杞大爷说,GPS定位器让5000余只羊“有迹可循”,电子耳标记录着每只羊的生长档案,精准投喂让出栏周期缩短15天,育肥期从9个月减至7个月。

数据让收益更稳定。平台整合405户养殖户信息,定向推送市场价格和需求预警,避免盲目扩养。3家电商企业、13名电商能手通过直播带货,让独田黑山羊“走”出大山,线上交易占比达16%。“认养一只羊”“牧场体验”等6个文旅项目,年内带来超100万元收入,生态优势转化成了经济优势。

服务让群众更暖心。养殖服务队的89名志愿者随时响应“点单服务”,100余条养殖技术信息实时更新,春防期间智能预警系统指导科学防疫。5G网络覆盖集镇和75%的村组,“一部手机管养殖”成了现实,留守老人也能轻松掌握新技术。

共富结硕果,彝乡幸福长

数字赋能下,独田乡黑山羊年产值同比增长11%,30601只黑山羊成了各族群众的“致富羊”。“三金”收益模式让群众获得感满满:土地流转建养殖基地得租金,到合作社务工挣薪金,自主养殖靠科技增收益。

在马龙河边的彝家村寨,新盖的安居房错落有致,文化广场上彝族群众跳起左脚舞。“养羊收入翻了番,娃娃上学不愁了,老人看病方便了。”这是独田乡3060名各族群众的共同感受。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致富”,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数字化不仅改变了养殖方式,更织密了民族团结的纽带。

现在的双柏县独田乡,绿水青山间,黑山羊悠闲觅食,养殖户笑意盈盈。数字技术为特色产业插上翅膀,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这里正书写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新故事,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如哀牢山的绿意般愈发浓厚。

 
上一篇:楚雄双柏丨石咢嘉镇:“苦豆子”串起“甜日子”的富民密码
下一篇:云南双柏:小菌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