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推荐新闻 >
楚雄元谋丨凝聚“新”力量 探索非遗领域自由职业人员统战工作“新”路径
发表时间:2024-06-21     阅读次数:     字体:【

元谋县以传承优秀非遗文化为载体,立足县情实际,挖掘特色资源,加强非遗技艺传承人思想引领,凝聚“新”力量,展现“新”作为,让传统非遗项目在保护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生机。

强化思想引领,让非遗代表人士聚起来。元谋县非遗项目众多,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6个、州级15个、县级15个),认定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14人。非遗文化传承大多数有家族相承、师徒相传的特点,这些自由职业代表人士是新时代的统战力量,如何将他们聚起来、联起来是统战工作新的探索。元谋县以传承优秀非遗文化为载体,不断推动统战工作与非遗传承紧密结合,通过调研,摸排掌握非遗文化传承代表人士情况,推荐引导非遗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人士加入新联会、知联会等统战组织,统战与宣传、文化旅游、融媒体中心等部门联合推动非遗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采取组织学习、专题培训、网络平台推送政策等多种方式,加强思想引领,凝聚代表人士力量,助力非遗文化传播和非遗产业发展,形成了大家一起来干、向上向善的统战同心力。

搭建同心平台,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和移民安置区统战实践创新基地平台优势,挂牌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遗传承同心助力工作站。创新“统战+非遗”模式,依托工作站为非遗技艺传承人学习政策、作品展示、媒介宣传提供互学互鉴平台载体,借力新媒体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有效激发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造具有元谋统战特色的非遗传承同心助力品牌。同时,整合统战新媒体、网络人士、自由职业代表人士的资源优势,依托新媒体宣传平台,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宣传,让群众足不出户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感受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传承和融合,提升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意识,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精心组织活动,让示范引领强起来。为进一步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引领示范效应。5月23日,县委统战部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同心助力探寻“非遗”之美——“寻美元谋”主题活动。活动上,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讲解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政策以及非遗申报和保护相关知识;邀请“元谋凉鸡制作技艺”“大炸豆腐制作技艺”“彝族服饰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讲授非遗传承发展的创业故事。大家从自己多年深耕的领域出发,共释非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意义、面临的挑战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意见建议。6月9日,楚雄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元谋人广场期间,县委统战部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活动,围绕楚雄州非遗文化和历史文物的传承保护,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自由职业者、新媒体从业人员、网络名人的优势作用,以短视频拍摄创作、网络现场直播等方式集中展示来自10个县市50多个非遗文化展品,在各类新媒体平台发布短视频作品22个,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寻美·楚雄”活动持续走深走实,以“新”方式、“新”视角呈现和全方位展示“中国火城 火火楚雄”非遗文化极致魅力,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聚焦传承传播,让非遗项目走出去。聚焦元谋人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元谋花灯、元谋凉鸡等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专业特长,以品牌推广、短视频宣传等形式,传播好非遗文化,讲好非遗故事,助力全县更多非遗项目逐步走出“深闺”。借助移民安置区范围内非遗传承人聚集、非遗元素丰富的优势,将更多非遗传承人吸收纳入统战成员,形成“统战+非遗”文化寻访线路。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的挖掘,分门别类做好传承保护,帮助技艺传承人解决传承和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让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注入发展活力和传承生命力,为聚力打造元谋“五个强县”、擦亮“四大名片”目标贡献统战智慧和力量。

(中共元谋县委统战部)

 
上一篇:楚雄双柏丨打造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平台
下一篇:楚雄姚安丨官屯镇三举措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