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共同发展 >
百 花 齐 放 【上册】双柏县法脿镇:白竹茶飘香 畅享新生活
发表时间:2023-01-29     阅读次数:     字体:【

白竹茶飘香 畅享新生活

双柏县法脿镇

基本情况

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双柏县法脿镇以全镇各族群众为主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立足民族团结进步,加快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效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白竹山,山清水秀好风光,油路弯弯修进山,不愁吃来不愁穿,住房明亮手头宽,笙歌醉氧品茶香,虎笙之乡奔小康。”法脿人人传颂的新民谣,述说着乡亲们的自豪和喜悦,民族团结之情源远流长,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

素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美誉的双柏县法脿镇,在429.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汉族、彝族、哈尼族等1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83%。法脿镇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推进,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2021年11月,法脿镇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位于白竹山腹地的李方村“锣笙源”云南彝族生态旅游村,被列入国家第二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和全州旅游产业重点特色旅游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9月,成功创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法脿镇获“省级卫生乡镇”称号;法甸新村、六街村、秧田箐村、中富家村被命名为云南省卫生村;法甸村获省级“美丽村庄”称号;雨龙村获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双坝村获省级“森林乡村”称号。

主要做法

坚持政治“领航”,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稳舵”。法脿镇突出党政主导,高位协同推进,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村(社区)也成立了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乡村联动协调、全社会共创共建的工作格局。

坚持思想“引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鼓足劲”。法脿镇深化“多元一体”国情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切实增强各族干部群众“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和“五个维护”思想意识,激发了各族干部群众思稳定、促团结、谋发展、奔小康的热情,培育了创建工作最广泛的干群基础。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民族节庆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投入10多万元,制作宣传广告牌30多块、永久性标语20条、墙体宣传画80余幅,在公路沿线、辖区主要干道、街道、学校、医院、村寨等部位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广告牌和标语。

坚持发展“强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满油”。法脿镇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积极推动民生工程建设,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类灾害,全力投入救灾救济,累计投入各类救灾资金2000多万元,抵御各类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大大加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群众参合率、受益率和健康保健水平逐年提高。累计为102689人(次)报销新农合医疗资金495万元、通过“惠农一折通”发放惠农政策资金2215.8万元、各项补贴资金689.1万元,促成劳动力转移就业10032人。教育投入持续加大,全镇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

坚持文化“铸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扬起帆”。法脿镇在农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宣传教育,使其在各族群众中广泛传播、广为知晓,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农村具体化、形象化、日常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成为各族群众可感知、可奉行的行为准则和信念理念。办“靓”民族传统节日,高度重视民族传统节日在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旅游产业中的作用,以法脿虎笙节、彝族火把节、祭龙节等为平台,全面加强以老虎笙、大锣笙、龙笙文化为重点的民族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开发,打造文化品牌。用“活”民族文化阵地,为传承和发展好民族文化,法脿镇不断加强民族文化阵地建设,建成老虎笙、大锣笙传习所各一个,修建传习广场4000平方米。全镇4名省级、4名州级和26名县级民间艺人适时举办培训班,传习民间艺术。13支民间民族文艺队活跃在村村寨寨。结合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对辖区8个古建筑点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普查,建立了信息档案,全面监管保护。

经验启示

党建引领创建,为创建工作汇聚起强大合力。始终坚持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使创建工作有“主心骨”、有方向、有措施、有保障,有效调动了村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创建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奠定了基础。

丰富创建内涵,奏响民族团结进步曲。通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治理、民族团结和文明道德模范评比等活动,在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的同时,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共同富裕。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打出增收致富“组合拳”,引导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上一篇:百 花 齐 放 【上册】双柏县大麦地镇:共育民族团结花 同创幸福进步镇
下一篇:百 花 齐 放 【上册】双柏县嘉镇: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