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共同发展 >
百 花 齐 放 【上册】南华县一街乡:唱好共同繁荣发展歌 奏响民族团结奋进曲
发表时间:2023-01-29     阅读次数:     字体:【

唱好共同繁荣发展歌

奏响民族团结奋进曲

南华县一街乡

基本情况

一街乡距县城78公里,东邻五街镇,西接罗武庄乡,北与祥云县鹿鸣乡、普淜镇毗邻,南连红土坡镇和楚雄市三街镇,全乡国土面积168.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37.3米。全乡辖12个村民委员会126个村民小组216个自然村,是一个由汉、彝、傈僳等多个民族组成的民族聚居乡镇,总人口20388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5.71%。2021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6437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18元。

主要做法

抓党的建设,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委思想工作引领,坚定意识形态领域把控,坚固民族团结统一阵线,坚守民族和谐稳定大局,带领全乡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感召各民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扎实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成效。一是强化思想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云岭先锋等平台,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对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工作的学习、研究和示范,凝聚民族工作合力,形成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格局。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小组,乡党政主要负责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民宗专干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氛围,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民族工作,完善和畅通信息报告制度,并把各村开展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为创建工作的有力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三是强化宣传引导。乡党委、乡政府通过宣传牌、宣传标语、宣传视频等方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通过举办民族知识竞赛、文艺演出、民族竞技体育等活动,把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知识传达到群众中。结合各村实际,把“发扬邻里守望的传统美德,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纳入村规民约内容,引导各民族之间要尊、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抓经济发展,激发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活力。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努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民族团结基础。一是项目建设精准发力。投资2.18亿元实施交通、农田、水利、地质灾害治理等项目15个,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二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坚持“稳粮稳烟、增果增绿、优畜优禽”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保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5万亩,粮食总产量1500万公斤;发展中药材种植400亩、魔芋6700亩,大白芸豆、荷包豆、萝卜等高山作物5000亩;在巩固现有养殖基础上,发展山窝鸡养殖15万只,藏香猪养殖354头,探索山区火腿腌制4吨;以培育扩大沃柑、软籽石榴、枣子、芒果、柚子等热带水果种植为切入点,建成热带水果基地4个,发展枣子360亩、沃柑500亩、软籽石榴200亩、金银花250亩。三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干部大返乡、环境大改善”为抓手,抓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垃圾清运收费、村庄保洁员、农村水费收缴等制度全面实施,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粪污治理,严格落实“街长制、路长制、河湖长制”,实现了河畅、水清、村净、路明。

抓民生保障,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归属认同。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一是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坚持育人为本、科教强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二是全面推进医疗工作。全乡居民建档19073份,家庭医生管理建档8756份,建立家庭健康档案761份,2022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6.43%,符合医保政策就诊6.85万人次,基本医保报销1061.71万元,大病保险报销58.54万元。三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兑付耕地保护补贴178.3万元,种粮补贴22.3万元,农机购置补贴67户15.9万元。兑付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00万元,国家级公益林补助资金26.688万元。四是持续加强社会保障。保障农村低保对象810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2.334万元,临时救助39户6.85万元,发放特困供养资金7.0924万元,发放高龄老人保健补助资金4.22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13438人,脱贫人口参保率达100%。

抓基层治理,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基础。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增强自治共治活力。一是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以“十进”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机关、进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家庭等活动,持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持续深化“平安一街”“法治一街”建设,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对排查的矛盾纠纷隐患及时制定化解方案,坚持把一切群众内部矛盾化解在基层,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坚决预防和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以小家庭的平安汇聚大家庭的和谐。三是强化法治建设,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帮助群众依法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社会个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鼓励引导各民族群众尊法守法、遇事用法、困难找法,通过法治建设凝聚起各民族共同遵守、全社会相互协同的良好氛围。

经验启示

打好“经济发展牌”,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根本途径。按照“生态立乡、产业富民,红色南山、幸福家园”的总思路,持续转变作风、抢抓机遇,振奋精神、加压奋进,不断实现基础增强、产业增效、生态增绿、发展增速、群众增收,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各村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打好“社会和谐牌”,是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前提条件。认真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民族工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影响经济发展、制约群众转变观念、改善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为民做好事、办实事,不断解决群众最急、最需、最盼的问题,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为民出实招、办实事、办好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把各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打好“共同参与牌”,是推进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举措。始终广泛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整合各站所、各村的力量和资源,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合力,使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发展成为全乡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发展。

 
上一篇:百 花 齐 放 【上册】南华县罗武庄乡:党建引领民族团结 画出最大同心圆
下一篇:百 花 齐 放 【上册】南华县五街镇:共护绿水青山 共享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