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共同发展 >
百 花 齐 放 【下册】姚安县弥兴镇:融合发展结硕果 处处绽放团结花
发表时间:2023-01-29     阅读次数:     字体:【

融合发展结硕果

处处绽放团结花

姚安县弥兴镇

基本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近年来,弥兴镇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四强化四确保”,开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新局面。

弥兴镇位于姚安县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 25 公里,地处“两州三县”交界处,国土面积 181.34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1965 米,下辖8 个村民委员会,108 个自然村,156 个村民小组,有 7540 户 21046 人。弥兴镇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辖区内有汉、彝、白、满、苗、哈尼、布依、傣、景颇 9 个民族。

主要做法

弥兴镇于 2017 年 5 月被楚雄州命名为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2020 年 8 月,被云南省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弥兴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各项部署要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通过“四强化四确保”,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强化组织引领,确保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高位推动。镇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始终将民族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各中心(站所)和村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总目标和具体任务。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力度,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盯住短板,攻坚克难,对思想不重视、责任不明确、工作不落实的单位(站所、村)负责人,坚决追究责任。为有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强化宣传教育,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相关民族理论政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注重从提高各族群众思想认识入手,做好全方位宣传教育。一是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辖区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微信工作群、广播等平台,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文艺演出活动等,广泛宣传民族团结典型事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二是创新宣传方式。通过走家串户,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授课”等形式,变“集中讲”为“流动讲”。精心编排舞蹈、小品、合唱等节目,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引导全镇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的思想,铸牢了全镇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强化产业发展,确保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保障,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生态、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坚持“一园三区”发展思路,抓住昆楚大复线和南姚高速在弥兴境内开口的有利时机,科学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在巩固烤烟、蚕桑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发展蔬菜和肉牛产业,目前,全镇共计种植西兰花 5000 多亩,种植有机蔬菜 2000 多亩,种植烤烟 10400 多亩,种植桑树 6350 多亩。解决困扰各民族群众致富难题,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后续发展能力。

强化平安建设,确保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主力军的作用,坚持定期进行矛盾纠纷排查,特殊敏感时期加强摸排,对各族群众存在的特殊困难给予倾斜和照顾,使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讲原则、讲法律、讲政策、讲策略,认真调查研究,及时排除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种隐患。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环境。

经验启示

实践证明,唯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握紧民族团结进步“方向盘”。只有始终坚持把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保证,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才能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实践证明,唯有坚持“四个与共”,才能筑牢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只有始终坚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才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实践证明,唯有坚持培强产业,才能铸牢民族地区发展的“压舱石”。只有始终坚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因地制宜调优产业结构,不断培强壮大特色产业,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团结带领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才能确保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实践证明,唯有坚持依法治理,才能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平安图”。只有始终坚持正确把握和贯彻“四个关系”,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才能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上一篇:百 花 齐 放 【下册】姚安县太平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民族团结结硕果
下一篇:百 花 齐 放 【下册】姚安县前场镇:坚持“三到位”“七结合” 构建和谐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