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同谋发展
姚安县大河口乡
基本情况
大河口乡位于姚安县城西部,距县城 37 公里,地处两州三县交界,东、东南与弥兴镇接壤,西、西南与大理州祥云县普淜镇、东山乡交界,北与官屯镇相连,南与南华县相连,属“一脚跨两州”之地。全乡国土面积 166.31 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海拔 1720 米,辖 6 个村委会、69 个自然村、65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7510 人,是一个集山区、边远、河谷为一体的典型民族聚居乡,是全州 40 个少数民族聚居乡之一。
主要做法
抓组织建设,确保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政“一把手”牵头抓总、亲自部署,定期召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民族工作,成立了大河口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党建为引领。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高乡村干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制定出台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发展专项规划,着重选拔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干部。抓经济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是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培植迈出新步伐。大力实施“一村一品”,着力发展特色订单农业,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市场保障,逐渐形成核桃、烤烟、“窕秋红”辣椒、红花、冬桃、红梨、魔芋、黑山羊等稳定产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至今带动群众种植核桃 8600 亩、“窕秋红”辣椒 3100 亩、大蒜 1500 亩、洋葱 650 亩、魔芋 500 亩。二是加快基地建设,示范引领释放新效应。引进大姚丰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驻大河口村,并成立了云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产业发展提供市场和技术支撑,为大河口乡发展蔬菜产业带来新动力。同时积极组建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为引导,以直产直销的模式发展种植养殖。使全乡的民族特色产业步入了规模化良性发展的轨道,增加经济收入。三是加快政策落实,民生聚力有保障。大力宣传就业扶贫政策,组织贫困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落实 25 个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就业,兜住民生底线 ;认真落实惠民政策,抓好关爱弱势群体工作,在各小学成立妇女儿童之家,走访慰问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共 20 次,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使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救助工作得到有力保障。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大学生就学补助”等民族教育政策,推动政策落地生根。
抓基础建设,推动各民族群众共同迈进现代化。一是加强基础配套。统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树典型补短板”,深入实施一批“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确保乡辖区内基本实现生产生活用电、广播电视及通信网络全覆盖,确保义务教育普及率、医疗卫生保障率、社保覆盖率达到国家要求,各族群众住房、饮水安全有保障。二是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重点加大民族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确保各族群众对城乡生态宜居满意度不断提高。全面推进改善自然村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生产生活条件。三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成 6 个“中华民族一家亲”农家书屋、1 个文化中心、1 个全民健身广场,绘制 2 个村组民族团结文化墙,有从事雕刻、刺绣、剪纸等生产和制作的民族手工艺人 18 人,打造了一批具有大河口乡民族文化特色的品牌。全乡 6 个村配套文体设施,每年举行 3 次以上民族团结互助、民族传统习俗、民族文体表演活动。
抓载体建设,丰富拓展“八进”活动内涵。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把每年 9 月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通过学习宣传、文艺会演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民族政策法规,让“五个认同”“四个与共”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群众心中。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活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村(社区)、乡镇、机关单位、学校、企业,促进各族群众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建美好家园。二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多措并举支持大河口乡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建设家园,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三是落实企业民族工作责任。指导企业组织管理人员和职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各民族职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营造各民族职工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充分尊重各民族群众风俗习惯。四是丰富活动形式。通过主题班会、校本课程、课外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等系列活动。在中小学校园绘制介绍中华民族英雄人物、文体项目以及风俗人情的图画100 多幅,在教学楼设置“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主题的宣传栏,加深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五是依法开展各项工作。组织政策掌握精、基层情况熟、群众基础好的挂村领导、包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宣讲爱国爱党、诚信守法、团结和谐等内容,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知识在群众中的知晓率,化解居民邻里矛盾纠纷,解决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六是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定期
表扬和奖励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和个人,营造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聚力打造大河口彭家、麂子小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实施 1.2 公里道路硬化、排水沟支砌等民生改善项目,民族标识建设、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村容村貌整治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项目,育好民族团结“幸福树”。
经验启示
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把准民族团结进步的“方向盘”。大河口、乡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始终,注重落实民族政策,、推进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协同发展、共同进步,将支部规范化达标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结合起来,开展多形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只有坚持加快发展,才能筑牢共同繁荣发展的“压舱石”。大河口乡着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强基础兴产业为抓手,不断强化基础和产业支撑,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实现全面小康、走向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聚力聚焦水、电、路,明确时间节点,全力打造精品示范村、组 ;在村庄整治上,以村庄清洁、村庄美化、村庄文明为重点,狠抓“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
只有坚持基层治理,才能画好共创幸福家园的“同心圆”。大河口乡以政治为引领、德治为先导、法治为保障、自治为基础、智治为支撑的新路径,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夯实基础,疏淤解难,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牢牢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深入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积极妥善化解和处理涉民族因素的信访矛盾纠纷,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巩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政治局面,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