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民族团结进步歌
元谋县元马镇
基本情况
元马镇位于元谋县中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国土 面积 153.4 平方公里,辖 10 个社区、6 个村委会,共有 100 个村居民小 组,总人口 22750 户 68730 人,有汉、彝、回、傈僳、傣、白、苗等多 个民族。 近年来,元马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这一主题,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为重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 作迈上新台阶。
主要做法
抓基层组织建设,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导力”。以 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 建设,丰富“党建 + 民族团结”内涵。在大水井村、环州洲驿村、摩诃 村等村组积极探索“党组织 + 专业合作社 + 农户”的三方受益型经济 发展新路子,让各族群众与党员干部一同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添砖加 瓦。全镇党员干部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 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带领各族群众致富,用无微不至的服务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少数民族聚 居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细胞核”,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 跟党走”。
抓学习教育培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力”。把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 务,作为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作为党校培训必修课,开展常态化教 育 ;各村 ( 社区 ) 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户长会、群众会 等形式,在全镇深入开展“四史”教育,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推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广覆盖的 宣传教育,实现党员干部和群众对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法规知晓率达 90% 以上,广泛凝聚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共识。
抓交往交流交融,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明 确“1234”工作思路 ( 一核 : 元马镇为核心示范区 ;两轴 : 以江洲、百 果,金龙、张二村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轴 ;三园 : 易地扶贫搬迁、水电 移民安置点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园,太平村傈僳族第一村为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各中心学校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 园 ;四基地 :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宣传阵地、示范 基地、体验基地 ),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 创建“十进”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采取“民族团结进步 + 文艺”方式,通过元谋花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 方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根植于心。以帮助少数民族群 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为目标,加大对全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水 电移民、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教育管理。通过公益岗位设置、龙头企业带 动、鼓励自主创业等方式,提供公平就业创业平台,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村 ( 社区 ) 管理和公益活动,真正融入新环境、新生活。
抓经济社会发展,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动力”。元 马镇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兑现 “决不让一个村庄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家庭落伍”的承诺,坚决打赢 脱贫攻坚战,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十三五”以来,元马镇累计投入资金 5.2 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路 网、水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力,新增水电移民和易地扶贫搬 迁美丽村庄 18 个,全镇 16 个村 ( 社区 )、100 个自然村道路通达硬化率 达 99%,农村 75% 以上农户建盖了新房。全镇 279 户 979 名贫困人口、 2 个贫困行政村如期脱贫,3 个扶贫搬迁安置点迁入 1167 户 4315 人,2 个水电移民安置点迁入 1911 户 6766 人,新搬入建盖的 18 个村庄成为 美丽宜居示范村 ;全镇医疗卫生全面保障,城乡居民参保率达 98% 以 上,社会养老应保尽保,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同时,扎实开展爱国 卫生“7 个专项行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 全面改善,打造了一批以张二村、太平、马腊等少数民族村庄为代表的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示范村组,促进全镇创建全国卫生县城通过省级验 收。 近年来,元马镇累计创建国家级文明村 1 个、省级文明村 3 个、州 级文明村 5 个,环洲驿村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环洲驿村、 大水井村被云南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东城社区、双 龙社区、张二村社区被州民族宗教委员会命名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 社区,大水井村、环州驿村、张二村居民小组被州民组宗教委员会命名 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清真寺、复兴寺、城区基督教堂分别被省伊斯 兰教协会、省佛教协会、省基督教协会命名为和谐寺观教堂。
经验启示
以“党建”为引领,指明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发展方向。全力推进民族团结村振兴示范建设,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全面深入持久开 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着力擦亮“东方人类故乡、绿色康养之乡、 冬季旅游之乡”三张名片,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 展之路。 以“比拼”为抓手,全面落实民族团结振兴示范创建举措。积极开 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将民族团结振兴示范创建工作作为工 作重点,明确管理目标、工作目标、考核目标,做到年初定目标,过程 有督查,年终有考核。把创建工作纳入镇村组三级考核,形成遇事有人 管、困难有人帮、服务人性化、干群心贴心的良好氛围。 以“思路”为重点,培育民族团结振兴示范创建支柱产业。发展是 解决民族问题第一要务。着眼高质量发展,以培育支柱产业为抓手,坚 定“1234”民族团结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思路,鼓励地处核心示范区的张 二村回族村发展餐饮服务业,地处两轴、三园的江洲、百果、金龙大力 发展现代农业,奠定民族团结振兴的示范基础。 以“创新”为动力,维护民族团结振兴示范创建团结元素。坚 持“民族团结进步 +”理念,让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绿色 +”“特色 +”“互联网 +”“康养 +”紧密融合,把民族团结振兴与民族 团结进步创建、经济发展、产业培树、基础设施、文化传承、生态保 护、爱国卫生“7 个专项行动”等工作有机结合,紧紧把握“团结、进 步”这一主旋律,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汇聚全镇各族干部 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更担当负责的精 神,努力开创元马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