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楚雄永仁丨永兴傣族乡:同心共谱民族团结曲 携手共浇民族团结花
发表时间:2022-09-20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永兴傣族乡是永仁县唯一的民族乡,位于县城北部,地处金沙江南岸,东与四川攀枝花市中坝乡、阿喇乡毗邻,西靠中和镇,西北直抵金沙江与丽江市华坪县隔江相望,南与维的乡相接,北同攀枝花市太平乡接壤。全乡国土面积538.5平方公里,省界线长达97公里。全乡辖12个村委会119个村民小组,有4165户11670人,其中傣族人口6239人,占51.6%。境内居住着傣族、彝族、回族、傈僳族等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815人,占总人口的65%,是典型的山区民族乡。

近年来,永兴乡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不断发展,开创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新局面。

抓基层组织建设,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导力”。在创建工作中,永兴乡坚持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作为带动全局、提升水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通过建立健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民宗专干具体抓的领导机制,成立了以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工作领导小组,多次主持召开创建动员会、推进会、调度会,加强跟踪问效,科学统筹协调,及时解决困难,有力推动工作落实,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以开展大比拼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拉姑、白马河村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经济发展新路子,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各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细胞核”,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抓学习教育培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力”。永兴乡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作为乡党委、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党委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坚持乡党委每年专题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少于2次、站(所)干部职工学习培训不少于2次;各村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群众会等多种方式,对群众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通过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教育,实现党员干部和群众对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法规知晓率高于90%,广泛凝聚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共识。

抓交往交流交融,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

一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十进”活动。促进全乡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目前,永兴乡有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1个,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9个。永兴乡于2017年被州委命名为楚雄州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二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泼水节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根植于心。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促进全乡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融合。三是以各民族群众宜居宜业为目标,加大对全乡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83户搬迁农户265人的管理。通过公益岗位设置、种养大户带动、鼓励自主创业等方式,提供公平就业创业平台,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村组管理和公益活动,真正融入新环境、新生活。从居住生活、技能培训、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稳步推动建立嵌入式社会结构和村组环境。

抓经济社会发展,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动力”。一是强基础。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力,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100%,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93%,沿江公路全线贯通,人畜饮水全面巩固提升,中山水库建设高质量推进,农业生产用水保障全面增强。全乡12个行政村辖区有线光网络、无线4G网覆盖率达100%,110个村民小组全部通10千伏动力电,并实现同网同价。二是兴产业。坚持以抓好“三园”(傣族文化风情园、绿色生态康养园、滇川特色果蔬园)建设为重点,全乡4.8万亩芒果,核桃1.5万亩,种植商品蔬菜9650亩,黑山羊存栏3.79万只,生猪存栏1.72万头,牛存栏0.76万头,家禽存栏2.61万羽,种植滇红花3438亩。产业品牌建设持续有力,成功创建永兴傣族乡省级“一村一品”专业乡镇,白马河省级“一村一品”芒果专业村,白马河、灰坝、拉姑州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完成6个农产品绿色食品认定现场检查、环评和申报材料初审,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产业体系完备的“一村一品”大格局逐渐形成。三是惠民生。五年来累计投入民生资金3000余万元,城乡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8%以上,医疗卫生及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升,民政救助工作精准落实,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殡葬改革全面推行,移民工作稳步开展,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工程竣工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国家、省级验收顺利通过。四是美环境。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围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五堆十乱”专项整治30余次,塑造干净、宜居新环境。扎实开展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17个,白马河村委会2021年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充分利用沪滇协作项目资金,投入10万元实施灰坝村美丽乡村示范点项目建设。发动全乡干部职工义务捐款2次,开展植树活动5次,绿化集镇辖区荒地12000平方米,科学规划停车位202个,全面提升集镇靓丽形象。稳步推进厕所革命,超额完成2021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任务数。五是治乡村。建立健全基层网格化工作机制,认真履行党管宗教工作主体责任,加大社会群防群治工作力度,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及时排查化解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矛盾纠纷,推进抓党建促农村宗教治理,各族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高。
 
上一篇:楚雄州丨彝绣从“指尖艺术”转化为“指尖经济”
下一篇:省级调研检查组深入姚安县调研检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