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普忠玲 吴宁)楚雄高新区紧紧围绕“七个最”招商大旗,从“招什么、如何落、怎么帮”三个层面出发,创新构建“六清单”靶向招商体系+“模块化”极速服务+“2115”企业成长护航机制,推动招商引资从粗放对接向精准匹配转型、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谋划升级。1-8月,楚雄高新区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11个,完成省外到位资金39.11亿元,同比增长12.4%,完成率81.5%。招商引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新签约项目79个,落地项目74个,落地率93.67%,以招商强引擎激活发展新动能。
定招商盘子,“六清单”锁定“招商谈资”。系统梳理高新区资源禀赋及发展规划,厘清招商盘子,锁定需求维度,影印“六张清单”。明晰“招商洽谈清单”。围绕资源禀赋“有什么”、产业发展“要什么”的双维需求,形成明确重点方向、目标企业、对接责任人、时间节点“洽谈栏目”,力克招商“散光”。盘点“?闲置资源清单”。厘清园区“荒什么”、资源“闲什么”,系统梳理厂房、土地等存量资源,形成闲置资源要素、位置、面积、配套设施、使用产业等“闲置栏目”,通过闲置资源要素地图实现腾笼换鸟可视化。跟进“?在谈签约清单”。紧盯招商盘子“咬一口”“半中腰”项目,周动态跟踪、绘“问题热力图”、统筹推进,构建“洽谈-签约-建设-投产”闭环,遏止项目“腰斩”。绘制“?产业链专班清单”。着眼产业“重点盘”“关键项”,编制生物医药、绿色铜等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目标企业-配套需求-政策支持等要素“标准对接模块”,按图索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严防支柱“断裂”。更新“?月谋划动态清单”。立足产业“缺什么”、项目“谋什么”,按需订单,形成领导班子(2个)+部门(1个)“2+1”项目储备机制,实时动态更新项目储备库,形成谋划项目、统筹领导、招引方向的“动向栏目”,确保招引“接续”。差异“?园区个性化清单”。聚焦园区“是什么”“配什么”,摸清园区定位、配套特点、发展需求,形成园区特色、建设情况、产业布局的“个性栏目”,因园定策,制定差异化招商清单和推介方案,“一园一策”实现错位发展、特色招商。
清落地绊子,“模块化”更新“进度条子”。创新“模块化”落地,构建“审批、建设、投运”全生命周期模块化服务框架,清除项目落地梗阻,力促项目推进从“串联”到“并联”的提速。审批模块标准化集成“再提速”。建立涵盖工商注册至能评全流程的“审批流程图”及“材料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的“1图3单”审批体系,大大压缩审批环节,提升共性材料复用率明确部门职责边界及审批时限清单,实现企业“按单备单”,职责部门“预审-联审-快审”迅速“结单”。建设模块精准化供给“见速度”。按照“企业建什么、园区帮什么”原则,实施定需求、定方案、定节点的“三定”跟踪法,建立企业项目建设需求库,编制覆盖水电配套的《个性化服务手册》,设置5个关键进度监控点,以“定制化服务”匹配项目建设需求,大幅缩短新开工项目平均建设周期。运营模块全周期护航“促达效”。聚焦企业“投产后实际需求”,构建政策兑现、生产保障、市场拓展“3×3”服务矩阵,创新建立“免申即享”资金池,组建“企业服务专员”队伍覆盖重点企业,搭建产业联盟平台拓展发展市场,帮助企业实现“投产-稳产、稳产-增效”的成长过渡。
扶园区苗子,“定制化”搭好“发展架子”。制定“定制化”服务机制,开展“润苗”“助苗”“扶苗”工程,从“普惠”到“专属”助力企业“扎根、拔节、覆绿”焕然一新。创新“2115”全周期服务机制。构建“2115”精准服务闭环机制,通过双周期动态管理实现企业服务全覆盖。每2个月开展1次“问需式”走访和1次“会诊式”研判,生成企业经营、发展规划、困难问题、诉求需要、上下游配套5类电子清单,配套红黄绿三色预警督办系统,形成“走访-研判-解决”的服务闭环。机制运行以来,已建立85家重点企业数字档案,累计办结融资、用工等诉求136项,问题平均处理时效压缩至5.2个工作日,问题处理时效较传统模式提升60%。建立政务服务“园企直通”绿道。借鉴“飞地”思维,率先成立“1+3”专员制投促服务工作站,“送政策”“集问题”“破瓶颈”三管齐下,走访收集问题287项并闭环处置,其中33项关键问题得到专项破解。构建“管委会+爱商护商专员机制、走访联系机制、帮办代办机制、双包一解”等“1+N”护商体系,通过周走访、“伴侣式”服务为企业提供全周期生命管理服务。目前,帮办代办248项,协调解决水电气等问题53个,企业满意度达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