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陈明海 )南华县兔街镇是多民族聚居的山区乡镇,位于“三州四县”结合部,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61.9%。近年来,该镇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四个同心”助推基层统战工作出新出彩。
同心助力强基固本,筑牢基层统战“压舱石”。兔街镇始终将基层统战工作作为核心群众工作,把基层统战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镇党委定期研究部署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工作。利用“万名党员进党校”“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定期开展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学习统战工作业务,强化对各类统战成员的教育引导。将省级非遗“彝族阿卡舞”纳入中小学课程,让团结理念根植童心。组建宣传队深入村组宣讲传统文化,推动“五个认同”入脑入心。
同心赋能乡村振兴,绘就共融互嵌“同心圆”。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与基层统战工作深度融合,通过改善基础、优化环境,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整合资金实施通村公路硬化、人居环境改造等项目,完成湾河生态治理工程,疏浚河道17公里、建设生态护坡3.6公里,惠及沿岸9个村委会42个村民小组。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污水治理全覆盖,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行“家门口就业”共富工坊模式,湾河治理工程招聘本地工匠100余人,创造临时岗位600余个,发放劳务报酬300余万元,带动沿线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库”与“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对接机制,精准促进各族群众就业。
同心深耕产业发展,拓宽各族群众“致富路”。立足“千年茶乡”资源优势,做好“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三篇文章,推动产业与民族团结互促共赢。现有茶园2.46万亩(占南华县茶叶总面积80%以上),古茶园近1000亩、百年以上古茶树4140余棵。2023年产茶672吨、产值1.089亿元,带领各族群众走出民族团结致富路。挖掘茶文化遗产,举办品鉴会、沙龙论茶、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动,连续三届举办古茶文化节,通过线下“春日熹宴”、古茶树保护论坛、茶王争霸及线上直播,推介古树茶、传承制茶工艺、展示民族风情。以茶为媒打造特色品牌,吸引昆明、大理等省内外茶商交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探索“茶旅+民宿”“茶旅+研学”“茶旅+康养”新业态,培育农家乐3家,绘就支柱产业发展新图景。
同心优化乡村治理,构建民族团结“和谐家”。将基层统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层宗教治理融入社会治理工作,创新模式推动各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健全“踏勘-调研-问效-督办”闭环机制,组织人大代表、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部分党外知识分子深入一线调研,累计提出产业发展、污水治理等意见建议32条,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河道整治等6个民生项目落地。优化网格体系,将全镇划分为433个微网格,配齐配强镇村民族宗教工作网格员,及时排查处置涉民族因素苗头性问题,今年以来依托网格调解各类纠纷26起,解决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等民生问题54件,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兔街镇以“四个同心”为抓手,将统一战线领域各项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创新路径。下步,该镇将持续压实基层统战工作责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哀牢山深处持续绽放。(南华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