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把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促增收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倒逼办法,在着力破解企业用工难、引人留人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难“三难”问题过程中,探索出搭建“幸福里”社区和零工市场用工平台打造就业服务的新模式。
永仁古称苴却,地处云南北部,自古就是出滇入川之要塞。1924年设县,取原境内永定、仁和两大集镇名称首字定名“永仁”。全县辖4乡、3镇、63个村委会(社区)、705个村(居)民小组,有汉族、彝族、傣族、回族、傈僳族等23个民族。
永仁县立足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资源经济,推进高原特色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县有种植企业1468家,林果种植面积达53.6万亩。随着产业发展,在常住人口不足10万人的永仁县,企业用工季节性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仅哲林芒果、光筑农业集团两家龙头企业,高峰期每天用工缺口近2000人,但又有大量富余劳动力找不到工、就不了业,全县每年外出务工群众达1.5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的26%。同时,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婚恋纠纷等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许多问题。
永仁县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创新搭建“幸福里”劳务用工平台,构建了“用工企业+劳务平台+务工人员”的利益共同体,有效解决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着力破解企业用工难,搭建管家式劳务平台。永仁县芒果、蓝莓等特色林果产业发达,用工的阶段性特点突出。针对1468家种植企业长期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当地劳动力又普遍面临工作难找、岗位不稳定的困境,永仁县想企业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由永仁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劳务公司,搭建“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台账、务工人员信息库,实行服务专员一人一企、一企一策对接服务,通过劳务承包、劳务派遣等形式,构建弹性精准用工新模式,根据企业需求上门提供管家式、订单式用工保障,让企业找工变成了上门送工,实现第三方贴心服务、企业安心生产、群众省心务工,有效破解了当地企业用工难、引人留人难和群众就业增收难的问题,探索走出一条助企纾困促发展的新路子。
着力破解引人留人难,营造家庭式用工环境。“招到人”只是第一步,“留住人”才是关键。永仁县坚持产业布局在哪里,“幸福里”就建在哪里,劳务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在搭建新型劳务用工平台的基础上,当好生活小管家,创新营造家庭式用工环境,让就地就近就业无后顾之忧。通过租赁盘活闲置校舍、敬老院、办公楼等低效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实施社区食堂、洗浴、健身场地、便民服务窗口等石榴籽家园建设项目4个,配套完善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免费提供食宿服务,将全县客运企业纳入服务网络,上下班专车接送,免费提供吃住行一体、工作生活学习兼顾的综合保障,统一购买工伤保险,打造拎包入住、送餐到岗、餐后上工、往返接送的务工环境。充分发挥“国投劳务+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三级组织体系的优势和作用,密切党群关系,打造社区民族团结之家、同心书屋等学习场所,在社区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民族舞蹈、中华文化宣讲、民族团结故事大家讲,积极营造社区各族群众互嵌式生产生活环境和氛围,形成技术上相互交流、工作上相互帮带、生活上相互理解的一家亲浓厚氛围。
着力破解稳定增收难,探索员工式规范务工。永仁县坚持互利共赢,顺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趋势性变化,突出就业公平、稳定,实现第三方贴心服务、企业家安心生产、打工人专心务工,就近辐射哲林芒果40000亩果园、光筑农业1900亩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4500亩沃柑观光采摘园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台账和务工人员信息库,构建“用工企业+劳务平台+务工人员”利益共同体,聚焦提升农民素质,通过“基地+社区”模式定期开办“新农民大讲堂”,组织就业创业、技术技能、家风家教、法规法纪等的辅导培训,推动传统农民成长为有组织、懂技术、会经营的产业工人。不断健全完善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入股经营渠道,鼓励务工人员连片承包管理,让企业和务工人员形成紧密的利益联合体,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农民稳定就业、收入持续增长。社区大部分务工人员月工资达到4500元,部分晚间加班的达到5000元,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产业工人致富路。
着力抓实技能强培训,培养技术型产业工人。为进一步提高产业工人的劳动技能和思想素质,永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制定方案,在查利么“幸福里”社区开设“新农民大讲堂”,由云南旺悦莓农业有限公司、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等14家县级单位对“幸福里”社区产业工人进行培训,重点围绕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蓝莓的采摘与质量、就业创业政策相关知识、农药化肥的使用及食品安全知识、劳动合同知识等一系列实用知识开展培训,全年计划开展培训40期。利用人社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好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在查利么“幸福里”社区开展“新农民大讲堂”27期3128人次,职业技能培训2期112人次。通过一系列实用知识、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了工人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充分利用每周三的“新农民大讲堂”,组织就业创业和生产技术培训,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开展法律法规、家庭美德、孝老爱亲、移风易俗教育,发挥“幸福里”社区孵化器作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接力手,将务工“游击队”变为“正规军”。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是“幸福里”社区取名的由来,永仁县积极满足各民族群众就业需求,围绕产业发展拓宽各民族群众就业增收致富路,建好更多各民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过得好的民族团结进步互嵌式“幸福里”社区,让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共永仁县委统战部、永仁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杨德新、李加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