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课堂,筑牢各民族青少年思想道德防线。“小邱法治课堂”创新普法模式,从不同专业领域、不同视角、定期不定期将法治精神送到学校、送到山区,送到各民族群众中间,向青少年讲述法治好故事,传播法治好声音。通过制作普法剧、普法小故事,以案释法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青少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五年来,“小邱法治课堂”足迹遍布15个乡镇,开展普法宣讲189场次,6.7万余孩子和家长一同沐浴法治的阳光。活动情况多次被中国网、人民网、云南政法等媒体广泛宣传。“小邱法治课堂”还作为培树“理响楚雄·党的创新理论进万家”“威楚鹿鸣”理论宣讲品牌在全州各地全面推广。
检调对接,着力维护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坚持司法办案中发挥诉源治理的积极作用,用心用情依法办好群众身边“小案”,在市调解中心成立了“检调对接办公室”,下设“楚雄市民族调解室”和15个“乡镇司法所工作室”,为刑事和解、民事赔偿、多元化解、释法说理等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搭建平台,及时妥善处理民族因素矛盾纠纷。办理刑事和解案件51件51人,轻伤害类案件和解的比例达90%,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护航彝医药,促进民族特色产业健康发展。楚雄州中医院在自主研发彝药和传承彝族医药过程中,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出现国有资产流失和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市检察院主动联络医院,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培训,在医院进行专利申请期间提供相关法律咨询;在办理原楚雄州中医院院长、楚雄州彝族医药研究所所长杨某某职务犯罪案件中,积极追赃挽损,将杨某某据为己有的彝医研究所价值716万余元的国有土地109亩使用权、价值513万余元的房屋产权、专业制剂设备、动植物药及4个医药品种开发权依法返还彝医研究所;帮助楚雄州中医院追回杨某某以个人名义申请的11项专利权。协助医院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报等制度,激励科研人员的研发及创新动力,助力中彝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楚雄市检察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