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共同发展 >
百 花 齐 放 【上册】楚雄市三街镇:革命老区盛开幸福花
发表时间:2023-01-29     阅读次数:     字体:【

革命老区盛开幸福花

楚雄市三街镇

基本情况

三街镇位于楚雄市西部,距市区100公里,辖区面积206平方公里,全镇下辖11个行政村238个村民小组306个自然村,居住着汉、彝、苗、白、回等多个民族。全镇有6640户23773人,其中彝族人口12140人,占总人口的51.06%;有耕地面积21100亩,人均占有耕地0.88亩;以烤烟、茶叶、魔芋、核桃、中药材、萝卜、畜牧产业和劳务输出为主要收入来源。全镇有11个村党总支,设30个党支部12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97名。

三街镇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楚雄市革命老区。近年来,三街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挖掘三街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作用,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革命老区绚丽绽放。

主要做法

抓好党建聚力,共建民族团结“主心骨”。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作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项工作的关键,注重科学谋划、高位推动,紧盯创建工作推进效率、质量,强化组织保障,全面落实安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加强统筹调度。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率先垂范,亲抓亲为,上下同心,共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强化指导,具体开展工作,为示范创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强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涵盖政策宣讲、生态环保、技术培训等多个方面,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责任落实。

结合镇情制定下发《三街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施方案》等文件,将创建工作责任压实到村,推动创建工作深入扎实展开、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到位。依托“四级联治”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探索建立“党建+网格化+民族团结+N”模式,对责任片区实行网格化管理。支部书记和村民小组长带头,党员群众齐参与,以党员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协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促互融。

强宣传教育,共筑民族团结“堡垒墙”。始终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深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落实民族团结工作的宣传教育机制,使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持续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党史党性教育。开展专题学习培训6次,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开展专题宣讲22场次,开展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4次。推动民族工作的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切实把政治定力、思想活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抓好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宣传教育,利用传统宣传渠道与新技术、新媒体宣传渠道,采用小喇叭播放、群众会讲解、民族节日展示、标语宣传、干部培训等方式,广泛宣传全县全乡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好故事,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认真组织开展好民族团结活动月周日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共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月、团结周、团结日活动5场次,出黑板报2期、张贴标语20余条、发放宣传单3600余份、参与群众1100人次。组织开展经常性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2场次,受益群众达750人次。促进各族群众自觉形成团结发展的良好氛围。

擦亮文化名片,共创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街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特色突出。近年来,三街镇深入挖掘三街红色文化,组建三街镇红色文化研究会,发挥“乡贤能人”作用,深入走访,收集整理珍贵照片、文字、拍摄视频,对红色文化进行抢救式保护。一是依托三街镇被楚雄州人民政府评为“刺绣之乡”,纺麻、三街彝族刺绣被列为州级非遗保护项目这一优势,举办“工匠工艺”非遗展,在“一丝一缕”上彰显民族精神,现共收集整理民间绣品100余件,定期举办传承人培训(现有州级彝族刺绣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2人、彝绣骨干46人),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广大群众近距离感悟民族艺术珍品其深邃的艺术感染力和厚重的彝族文化内涵,大力弘扬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的民族精神和新时代“工匠精神”。二是依托镇文化站定期举办“彝绣云裳”赛装节,在“一针一线”间传承民族文化,三街民族刺绣独具民族艺术特色,通过“公司+合作社+协会+示范基地+电子商务”的五位一体创新发展模式,助力22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三街镇定期举办“彝绣云裳”赛装节,通过“展、演、秀”活动,把民族服饰演绎成彝族群众“穿在身上的历史”,切实让绽放于指尖上的花朵——彝绣,在历史、服饰、舞蹈、音乐、民歌等多维度交融中,迸发出穿越时空的文化张力和艺术想象,诠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赛装文化内涵,在“一针一线”间传承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展示彝族群众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三是依托“我们的节日”举办“民族民间”文化节,在“一歌一舞”中增进民族团结。三街镇以展示彝乡新变化和新生活为主题,举办“民族民间”文化节和“树清廉家风·立传世家规”演讲比赛,歌舞《红山果》、独唱《中国人》、朗诵《有一种情感,是爱国》、大合唱《祖国不会忘记》和原生态民乐弹唱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让百姓找回了失去已久的“乡愁”,表达了彝乡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后的幸福生活和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真正把党的新理论新思想传到基层,把党的“好声音”好政策送到百姓的心坎上,让彝乡各族群众在“衣袂飘舞、彩裙飞扬”中和睦相处、向上向善。

助推乡村振兴,共画民族团结“同心圆”。三街镇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以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为目标,结合当地实际,着力推进“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模式,着力打造“一村一主导、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产业发展格局,构建“2+3+2”现代产业体系,稳步推进全镇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同时,三街镇以背阴村为“样板村”,辐射带动各村用“微花园”“微田园”等景观取代危旧房、废弃栏圈、露天厕所等,道路宽了,庭院美了,路灯亮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气越来越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同心圆”越画越大,民族团结根基越来越牢固。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培育发展壮大产业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培育新业态、集聚新动能、挖掘新潜力。一是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稳字当头,圆满完成各项经济指标。202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50.2万元,完成招商引资32054万元,完成向上争资260万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6万元。圆满完成80万公斤烤烟收购任务,实现均价33.07元/公斤,促进农民增收2645.6万元,实现烟叶税收收入582万元;培育市场主体76户,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2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36元。二是紧紧围绕“巩固支柱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打造新兴产业”发展思路,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高原特色农业规模化、特色化、高效化发展。2021年,种植粮食5.1万亩,产量1.54万吨,经济作物2.11万亩,产量3.94万吨;累计新发展核桃种植2.5万亩,实施核桃提质增效1.5万亩,核桃种植面积达7.5万亩,年均产量1250吨、产值1300万元。累计种植魔芋5.5万亩,年均产量2200万公斤、产值8800万元,种植萝卜1500余亩;发展黄精、白花前胡、滇红花等中药材1600亩;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1000亩,产量34吨,产值450万元;全镇适度规模养殖户达26户,全年生猪出栏35017头,牛出栏3214头,羊出栏3144只,家禽出栏19万羽,畜牧业产值达1.39亿元。三是全方位嵌入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十三五”期间,共投资2.75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71个。投资1.18亿元建成响水箐小型水库;大力实施一批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巩固项目工程,全镇农田水利化程度达到75%;不断加大“四好公路”建设,累计投资6500万元硬化乡村公路124公里,硬化村组公路120公里,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投资1413.2万元完成农村中低压线路改造,新增变压器35台,新建10KV及以下线路21.5公里;加大“互联网”建设,行政村通互联网率达100%,互联网入户率达45%;行政村4G网络实现全覆盖,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达95%。四是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和“一平台三机制”,统筹推进18项具体工程,抓实防返贫防新贫动态监测工作。开展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7户315万元;开展劳动技能就业培训10期424人,引导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1584人;鼓励引导农村贫困妇女参加彝绣创作,完成绣品3000余件,创收25万元;开发公益岗位27个,实施“雨露计划”“东西协作”补助57人10.3万元;动员乡贤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5支驻村工作队作用,强化示范带动引领。先后有背阴村委会被楚雄州命名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天生坝村委会核桃树村小组被楚雄州命名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天生坝村委会被云南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多衣树村委会被云南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经验启示

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根本。近年来,三街镇坚持“三化互动”,加强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实践证明,只有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不断地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

始终注重各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前提。三街镇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放在民族工作的首位,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教育,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只有各民族的团结和睦才能共同发展进步。

镇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各族党员干部作表率,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保证。始终把民族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注重落实民族政策,贴心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有力保障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各民族干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涌现了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成为三街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坚实保障。

 
上一篇:百 花 齐 放 【上册】禄丰市:共谱民族团结进步曲 同唱龙乡和谐发展歌
下一篇:百 花 齐 放 【上册】楚雄市树苴乡:唱响民族团结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