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共同发展 >
百 花 齐 放 【上册】牟定县安乐乡:播撒民族团结的“红色种子”
发表时间:2023-01-29     阅读次数:     字体:【

播撒民族团结的“红色种子”

牟定县安乐乡

基本情况

安乐乡位于牟定县城东部,全乡国土面积269.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953亩,平均海拔1850米,辖13个村委会,103个自然村189个村民小组,农户6861户23248人,全乡森林覆盖率达53.2%。安乐矿产丰富,已探明的矿种有铜、铁、铂、钯等,民族文化浓郁,是传统节日“正月十五赶猫街”的发源地,安乐独有的“乌卡舞”已列入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力石酒远近闻名。安乐人杰地灵,是革命烈士毕昌杰的故乡,毕昌杰革命烈士陈列室被命名为楚雄州党史党性教育基地。

近年来,安乐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内涵,从中汲取奋发力量,以红色文化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播撒民族团结的“红色种子”。

主要做法

传承红色基因,铭记过去,传承历史。铭记过去,传承历史,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倍珍惜党的历史,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的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毕昌杰革命烈士是奋勇投身爱国学生运动的优秀学子,是伸张民族正义的进步青年,是早期云南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党的早期斗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毕昌杰烈士为了中国革命勇于斗争、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一直影响着各族人民群众,并积淀成了优秀宝贵的红色文化。安乐乡在继承以毕昌杰革命烈士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的基础上系统深入挖掘其内涵和意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文化延续发扬。

整合红色资源。对安乐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全面挖掘、研究和解读,以毕昌杰革命事迹为主线,从安乐红色人文历史、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度整理和提升,撰写出版了《革命先烈毕昌杰》一书。将红色教育与理论武装、党员信仰、产业发展、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让红色文化融到各民族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培育红色基地。以毕昌杰生平为重点,打造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基地。2017年建党节前,安乐乡将毕昌杰曾就读的毕家祠堂旧址拆除,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暨毕昌杰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将其作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作为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以及增强各民族认同感、责任感的重要课堂。注重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继承革命传统,褒扬烈士精神,教育后人,安乐乡多次向各级争取共计38万余元对毕昌杰烈士墓进行修缮加固,实施了土墓改造、加砌围墙、浇筑地坪、地基加固等工程,并筹资开挖了通往墓地的毛路,经过精心打造,毕昌杰烈士墓成了全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入挖掘红色记忆,2021年安乐乡根据毕昌杰烈士生前事迹建成了毕昌杰故居。至此,旨在传承毕昌杰革命烈士精神的重要载体达到了3个,并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家国情怀,教育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讲好红色故事。紧扣实际,深挖毕昌杰烈士在安乐广为传颂的红色故事、红色精神。一是提炼红色精神,拓展红色教育的政治视野,提高红色教育的理论站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安乐红色教育始终,把弘扬毕昌杰革命烈士精神延伸到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中来,在红色教育中生动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实质与时代意义,在红色教育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自觉,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凝聚起建设“美丽猫街幸福安乐”、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磅礴伟力。二是精心编排教育课程,设定合理参观路线,构建烈士墓扫墓、瞻仰,故居参观,陈列室情景党课、誓词教育、座谈交流、聆听红色故事的闭环式党史党性教育完整教学链,充分发挥了毕昌杰陈列室、烈士墓、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在感悟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增强了参观者的体验感和融入感。为让毕昌杰烈士的革命事迹影响更深、传播更广,制作了《牟定骄子毕昌杰》专题片和宣传短片,统一撰写了《短暂的生命,无限的贡献》宣讲提纲,列入教育学习的必修课,采取“室内+室外”“线上+线下”、现场教学等方式,把红色故事讲深讲活讲精彩,让中华民族认同感、自豪感、责任感深深根植于各族干部群众的内心。三是注重培养宣讲人才,组建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讲解团队,通过规范严格的培训,提升讲解员能力,提供系统规范的讲解服务。注重培育“接地气”的红色实践传承人才,在安益化石村挖掘寻找毕昌杰家族后人,真实生动讲述展现毕昌杰生平。通过人才的培育培养,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彩故事,影响更多人争做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厚植红色底蕴,为民族团结培根铸魂。安乐乡把红色文化、红色故事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教材纳入党员教育、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让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归属感持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实施国民教育。定期组织乡村干部到红色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革命烈士的气节血脉,时刻激励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弘扬时代主旋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结合农村实际,以“万名党员进党校”、村民会议、群众会等为平台,打造覆盖全乡的“百姓学堂”,宣讲员到村组开展毕昌杰烈士事迹宣讲60度场次,受众达3000余人次,让优秀红色文化深入到每一个群众心中。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成就及惠民政策,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促使各族群众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共学互促中,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安乐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精心组织红色故事分享、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各级党组织累计到红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5次,开展各类活动13场,共有全州1100多人次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共同聆听毕昌杰烈士革命史、讲述本土先烈事、感悟救国英雄志,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把为各族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乡党组织制定“民生实事计划”22件,全乡党员制定“为民办事清单”21件,并落到了实处,让各族群众更有获得感。

实施红色文化“润心田”工程。突出抓早抓小,把青少年和下一代作为教育重点,精心引导和栽培,在课堂教育中浸润红色基因,在实践活动中融入红色资源。将课堂作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把毕昌杰红色故事“搬进”课堂,通过观看纪录片、聆听红色故事、讲红色党课等形式,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握各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学校结合实际,统筹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着力讲好党的故事和本土红色故事、英雄故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中华民族”这一极具自豪感、使命感的名称深深烙印在各族学生心里,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娃娃抓起。坚持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结合各个重大节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不忘革命先烈”主题活动。在清明节、建党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师生瞻仰参观毕昌杰陈列室及烈士墓,到毕昌杰烈士墓前敬献鲜花,学习毕昌杰革命事迹,让广大师生接受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震撼,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青少年在内化于心中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根植于心灵深处,牢固树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使命感。

赓续红色血脉,共建各民族幸福家园。以毕昌杰为代表的革命烈士精神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安乐乡把继承发扬红色文化落脚于共建各民族幸福家园上,团结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全乡呈现出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景象。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更加牢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兑现“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推进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04亿元,实施项目191个,以“零返贫、零致贫”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始终把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作为推动各民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抓项目增投资,农村路网体系和通达条件显著提升,全乡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兴民治本之策,冬早桃、青花椒、柑橘、中药材、花卉、特色蔬菜、烤烟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累计种植达2.4万亩。绿色产业快速发展,中广核彝山风电场建成并网运营增效,11个贫困村光伏电站收益可观,产业发展实现提质增效。

民族团结基石更加坚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雪亮工程”“十百千万”法治示范工程,全面推行“一村一警一助理”联防机制,健全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网络,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行业乱象。严抓命案防控工作,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全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稳控。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排除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构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发展环境。

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各族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和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累计民生支出3334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实现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实施,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成为农村亮点。学校教育由均衡向优质迈进,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上一篇:百 花 齐 放 【上册】牟定县戌街乡:民族团结花常在 繁荣发展谱新篇
下一篇:百 花 齐 放 【上册】牟定县凤屯镇:紫甸河畔马缨红 民族团结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