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民族团结 建设美好家园
南华县兔街镇
基本情况
兔街镇位于南华县西南部,全镇国土面积143平方公里,地处哀牢山南坡,东与楚雄市西舍路镇相连,南与普洱市景东县接壤,西与大理州弥渡县、南涧县毗邻,位于三州四县的接合部。距南华县城179公里,距景东县城57公里,南景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11个村民委员会,102个村民小组,239个自然村。总户数4694户,总人口14275人。境内居住着汉、彝、傈僳、白、哈尼、拉祜、纳西、藏、苗、蒙古、基诺、布依等12个民族,其中:彝族8586人,占总人口的60.15%。
主要做法
共同奋进,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多年来兔街镇积极推进民族团结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始终坚持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主基调。一是在民族团结进步体系构建上,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了民族工作责任制度,加大对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密切联系少数民族群众、促进民族团结事业中的特殊作用。二是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践中,坚持加强对各族群众以及干部职工的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让不同民族的领导、干部职工、群众之间,建立起了鱼水相依、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三是经过全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成功打造了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2019年12月30日,兔街镇半坡村委会被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命名为第二批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9月27日,兔街镇兔街村委会兔街小组老村、长梁子村委会大平掌小组被命名为第一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半坡村委会彝族群众中流传的阿卡舞、彝族过山调也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92年至今,兔街民族文化传承人阿宗明、阿文忠等9人曾多次参加省、州、县展演、会演并多次夺冠获奖。
深化宣教,增强民族思想认同。兔街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落实。一是以政策理论学习为重点,深入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规和以“讲团结、讲发展、讲和谐、讲幸福”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和村干部深入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二是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从介绍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普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的角度出发,以提倡村民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村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民族团结、发展经济上来,在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实现民族团结,树立文明新风尚。三是以提高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为重点,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青少年教育的支持,实现了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适龄少年入学率100%。同时,将民族舞蹈“阿卡舞”作为中小学教学课程内容之一,传承、发扬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心系群众,创新发展民族经济。兔街镇从转变各族群众思想观念、提高各族群众实用技能、拓宽致富门路等方面,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谋,极力帮助各族群众。2021年,兔街镇着力巩固传统产业、培强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粮食、畜牧、务工等传统产业势头良好,茶叶、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01亿元,增长11.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36.87元,增长12.47%;实现非公经济工业总产值9735.4万元,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以内。全镇播种小春农作物达15195亩,总产量2780吨;播种大春农作物19268亩,总产量8419吨;生猪存栏14226头,出栏13785头;大牲畜存栏11342头(匹),出栏10396头(匹);活家禽存栏84949只,出栏149107只,全镇实现肉产量1900吨,畜牧业年产值达9405万元。持续实施茶叶、核桃提质增效,全镇种植核桃17.22万亩,产量达2370吨,产值2643万元;茶叶3.2万亩,产量达600余吨,实现产值3000万元;推广发展冬早豌豆1700余亩,种植花椒6000亩,种植、重楼、续断、黄精等20余种中药材6800亩,共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0个。全镇外出巴基斯坦、越南、缅甸、上海、广东等国内外务工6084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748人,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今年4月12日至14日,兔街镇以茶为媒成功举办“中国·南华2022兔街首届采茶节”,半坡彝族群众独具特色的“开山门”、彝族跳菜、“阿卡舞”、采茶歌等文艺表演借助媒体、报刊等多种宣传手段真正走出了大山。
强化担当,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制度,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安全监管。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执法监督、依法行政、科学执法的水平,提升各族群众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各族群众知法、守法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公平正义持续向好。同时,积极排查和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建立命案防控工作日志和重点问题隐患清单,实行跟踪化解稳控,并投资3万余元建成综治中心1个,连续6年保持“零命案”的良好成效。
经验启示
以党建引领为总则,凝聚各族群众力量同心同向同行。兔街镇紧扣年度党建工作要点,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坚决把“两个维护”落实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力增强全镇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不断以党建引领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加快各族群众实现共富、共荣。兔街镇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巩固传统产业,培强做大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增加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把“三品一标”认证作为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打造绿色生态有机农业品牌体系的重点来抓,依托哀牢山生态保护和绿色经济圈建设,推进“互联网+特色农业”不断融合,打造兔街古树茶小产区品牌,扩大“兔街茶叶”品牌影响力,加快推进兔街“天然氧吧”茶文化特色小镇建设。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乐。兔街镇在夯实基础设施上努力实现突破,大力推进村民小组村内道路硬化,实施好兔街河流域治理、农村安全饮水等水利建设项目,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实施变电站和农村农网改造建设项目以及集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项目,不断改善全镇供电用电条件和人居环境质量。同时,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彝族“阿卡舞”打造上下功夫,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以弘扬文化为主线,加强各族群众团结、互助。兔街镇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创美好家园上来。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利用举办民族节日、民族庆典等重大活动,集中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在全镇上下形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