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共同发展 >
百 花 齐 放 【下册】姚安县:民族团结齐奋进 梅葛故里绘新篇
发表时间:2023-01-29     阅读次数:     字体:【

民族团结齐奋进

梅葛故里绘新篇

姚安县

基本情况

近年来,姚安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 民族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念,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姚安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之路。

姚安县位于楚雄州西北部,国土面积 1803 平方公里,下设 6 镇 3 乡77 个村(居)委会。全县户籍总人口 20.9 万人,有汉、彝、回、白、傣等 22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27.55%。姚安历史悠久,素有“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之称 ;文化荟萃,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华寺、德丰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梅葛、姚安花灯、姚安坝子腔,素有“梅葛故地,花灯之乡,迤西文献名邦”的美誉。

主要做法

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政治方向正确。姚安县自觉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主体责任,在大局中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创建工作。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实化县、乡镇、村(社区)、组、户“五级”联动的创建任务。下发有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压紧压实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创建责任并建立长效机制。二是强化理论武装。采取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民族理论政策知识测试等形式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学习培训,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三是切实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把懂不懂民族工作、会不会搞民族团结作为考察使用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努力建设一支“四个特别”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四是健全机制保创建。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县财政安排 127 万元用于专项创建、整合乡镇和县级部门资金 560 万元用于精品示范点打造。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相关工作、解决问题。建立督查考核机制,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整体成效纳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季度绩效考核内容,实行每季度进行严格督查考核,有力推动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

全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汇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奋进力量。姚安县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进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一是紧扣主线抓教育。坚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群众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党校培训内容。以“万名党员进党校、千堂党课下基层”为重点,共组织开展学习培训 1100 余场次,形成每名党员干部都是民族团结解说员、每个党组织都是民族团结宣讲阵地的浓厚氛围。二是弘扬核心价值观抓引领。以 1 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 个乡镇实践所、77 个村(社区)实践站为依托,成立彝族梅葛宣讲团等形式,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五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是传承红色基因抓引导。筹资修缮姚安县革命老区纪念碑、姚安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教育基地,在县城博物馆、县文化馆设置“红色展厅”,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到实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精神,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四是丰富载体抓宣传。采取大型户外广告、建设主题公园、主题街区等形式,广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拍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专题片 5部,以彝族梅葛、姚安花灯、坝子腔等编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 12 个剧目 1200 场次,切实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四个共同”“五个认同”“四个与共”的思想意识。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姚安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重要论述,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一是经济水平持续提升。以休闲观光农业之乡建设为统领,构建农业打基础、工业强带动、旅游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牛、花、菜、果”为主导的四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以 4A 级景区光禄古镇为核心的文旅融合、农旅融合魅力彰显,以“互联网 +”为带动的现代物流、现代服务、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全县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始终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的强劲势头,人均 GDP 增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有力。二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实施项目强基工程,累计完成交通投资 112 亿元,全县公路里程达 1414 公里 ;水利投资 30.4 亿元,蓄水能力达 1.3 亿立方米 ;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 123 亿元,县城建成区拓展到 4.51 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 43.5%。全面实施“宽带乡村”工程,着力加快生态宜居荷城和光禄产业新城建设,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面貌发生深刻改变。三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累计投入民生资金 71.2 亿元,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全民创业就业工程、教育优先发展工程 ;坚持生命至上,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着力推进县乡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四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7个标志性战役”,全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 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99% 以上。加大植绿护绿力度,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69.49%。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水生态持续向好。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 个专项行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顺利通过省级专家评估验收。

加强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形成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姚安县始终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深入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引导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是构建嵌入式社会结构和居住环境。大力实施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工程。光禄镇草海新村是专为安置姚安、大姚 2 县 13 个乡镇 64 个边远山区村地震受灾群众而建的易地搬迁项目,聚居着 9 种民族、44个姓氏,成为姚安各民族共居共乐、互学互帮、亲如一家的真实缩影。二是聚焦青少年交流培养。积极推动县内青少年与州外、省外、海外同龄同胞的交往交流交融。以沪滇协作为载体,以校际结对为抓手,促进姚安、嘉定两地学生全面交往交流交融。依托意大利归国华侨陈建创办的姚安百果园为平台,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等 7 个国家的 229 名华裔青少年与姚安民族中学的学生进行足球友谊赛,进一步铸牢海内外青少年同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聚焦文旅融合发展。以“一部手机游云南”APP 为抓手,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声音、故事、图片、视频嵌入到旅游网上,在导游讲解中融入民族团结内容,讲好“高让公故里”等民族团结故事,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文旅”模式得以落地生根。在光禄古镇姚安路军民总管府设立“滇中国学院”,开展唐诗、宋词等国学精品朗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依法平等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姚安县始终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健全完善治理体系,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一是扎实推进平安姚安建设。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制,保障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加强喜迎党的二十大安全维稳工作,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全县未发生因民族宗教因素引发的群体性矛盾纠纷问题,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持续巩固。二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坚持把基层民族事务治理融入村(社区)日常工作中,健全完善涉及民族问题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信息网络,采取“月分析、季研判、半年小结、一年总结”工作措施,全面准确掌握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有关信息,及时化解民族矛盾纠纷,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持续巩固。三是依法治理宗教事务。认真贯彻落实《宪法》《宗教事务条例》,及时调整充实县委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宗教工作重点乡镇和宗教团体、场所、代表人士等制度,扎实推进抓党建促农村宗教治理,深入开展“五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全县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坚持以“十进”活动为载体,着力推进示范创建走深走实。姚安县始终把创建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抓在基层,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乡镇、进农村(社区)、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警)营、进家庭、进医院、进旅游景区“十进”活动,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积极打造不同层级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典型的引领作用,各族干部群众同机关共科室、同村庄共小组、同社区共单元、同学校共班级、同企业共班组,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基层治理等有机结合、深度融合。

经验启示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姚安县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重要政治任务,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确保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政治方向,实现全面领导、全面统筹、全面创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造性提出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姚安县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举全县之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姚安县把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关键举措,加强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持续推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凝聚起了全民参与、共创共享的强大合力。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最大动力。

姚安县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努力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发展助农增收致富产业,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奠定了各民族团结进步坚实的物质基础,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法治保障。姚安县始终把完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作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注重选优配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民族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运用讲道理、讲法律等形式,主动预防、积极引导、依法处置,有效防范化解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有力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上一篇:百 花 齐 放 【下册】姚安县栋川镇:与时俱进谋发展 携手并肩圆梦想
下一篇:百 花 齐 放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