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共同发展 >
百 花 齐 放 【下册】大姚县三岔河镇:开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局面
发表时间:2023-01-29     阅读次数:     字体:【

开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局面

大姚县三岔河镇

基本情况

三岔河镇位于大姚县西北部,地处楚雄、大理两州四县八乡镇交界处,区位优势明显,距大姚县城 52 公里,是大姚的西大门。全镇国土面积 306 平方公里,渔泡江穿境而过,境内海拔落差较大,最高海拔2689 米,最低海拔 1280 米,光热充足,立体气候明显,属温热河谷山区,适宜种植核桃、板栗、花椒等经济林果。全镇辖 9 个村委会 92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3500 人,其中汉族占 61.87%,彝族占 36.26%,苗族占 1.33%,傈僳族占 0.3%,其他少数民族占 0.24%。有耕地 14626 亩。2019 年人均纯收入 12789 元,位于全县前列。多年来,三岔河镇在大姚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及县民宗委的指导下,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使各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全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主要做法

抓组织建设,推动民族政策落地生根。三岔河镇对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通过梳理原有制度,查缺补漏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工作组织建设,逐步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

发展地方经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一是着力培育壮大“三棵树一片叶”产业。三岔河镇立足山地多、核桃种植历史悠久等实际,持续多年大力发展种植以核桃为主,花椒、板栗为骨干的经济林果业,2021 年全镇种植核桃 15.8 万亩,产值 10181 万元,花椒 6.3 万亩,产值 2998.4 万元,板栗 3.25 万亩,产值 1043.5 万元。提高烤烟种植技术,推广发展膜下小苗移栽、滴灌等技术,提升烟叶品质。二是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三岔河镇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以土猪、土鸡、黑山羊为主的高原特色畜牧业。三是广泛发展中药材种植。紧紧围绕楚雄州大力发展彝医药康养产业、打造民族医药品牌战略,采取林下套种、集中规模种植等方式大力发展滇重楼、续断、药用百合、红花等中药材产业。四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劳务输出大动员工作,每年组织开设劳动技能培训班,分批次集中向福建、上海、江苏等地转移输出贫困劳动力。2019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2789 元。

开展环境整治,提升人居环境。一是深入开展集镇“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行动。每逢赶集日和集镇中小学收放假日,三岔河镇组织工作队依法对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集镇乱象进行集中整治 ;每月定期对集镇公共厕所、饮食摊点、集贸市场、河道沟渠、建筑工地、集镇周边死角等重点区域进行环境集中整治。采购了钩臂式垃圾清运车 1 辆,投放了垃圾斗 30 个,建设垃圾池 2 个 ;二是有序推进村组“七改三清”行动。结合活动场所建设,实施村庄亮化工程,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和节能灯具 200 余盏,建成集镇及行政村公厕 11 个、村组公厕 55 个,改造户厕1000 余座。建成垃圾焚烧房(池)71 个,全镇 92 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堆放 ;所有村民小组均建立了垃圾清运制度,落实了卫生保洁员,并建立了经费筹集机制。三是长效推进河长制工作,开展河道、库塘等水体清淤治理,实现主要河道、沟渠保洁制度化、常态化。

推进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是发展民族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校本课程、课外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等系列活动。校内设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题的宣传栏,开设双语教学试点班和民族歌舞兴趣课程,加深学生对民族知识和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二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成了 1 个乡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 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和 92 个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水平不断提高。三是积极传承、保护和发展优秀彝族文化。加大对民间艺人的培训和支持力度,通过举办祭龙文化节、竖秋节、丰收节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三岔河知名度。积极鼓励妇女学习彝绣,大力发展彝绣产业,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四是以“久久为功”的精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出台了《三岔河镇关于规范村组党员干部操办红白喜事等移风易俗事宜的管理办法(试行)》,给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操办红白喜事立了规矩。全镇 92 个村民小组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制定了村规民约,有效扭转了群众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不良风气。五是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文明单位和机关站所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评选活动,不断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六是着力推进殡葬改革。对辖区内的大墓、豪华墓开展排查整治,同时公墓建设完毕,全镇严格执行火葬制度,无违反情况。

强化社会治安治理,维护社会团结稳定。一是加强民族宗教网格化管理,制定了三岔河镇民族宗教工作网格,镇级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各中心站所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工作网格,全镇 9 个村委会成立了以挂钩领导和挂点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村党总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的工作网格,构建起上下联动、反应迅速、相互配合、协调有力、处置及时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广大群众做遵纪守法公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三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2018、2020年三岔河镇被评选为楚雄州信访工作“三无乡镇”。围绕各类治安乱点进行集中拉网式清查和整治,开展扫除黄赌毒等专项行动,从源头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

经验启示

建强党组织并发挥作用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核心。发挥镇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领导,让党旗在民族地区高高飘扬。目前,三岔河设党支部 89 个,党员 672 人。一是成立创立工作机构,明确任务职责。成立村“两委”成员参加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细化工作网格,落实到户到人。二是对党员干部开展理论教育。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州县重要会议精神和大政方针政策。广泛开展《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三是制定出台村规民约,把现代标准和传统知识相结合,制定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又贴近民族地区风俗习惯,村民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村规民约,逐步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社会化。

提升村民科学文化素养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三岔河镇立足镇情村情民情,采取多项措施,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村民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和道德素养。一是开展经常性教育。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宗教政策、卫生健康常识教育以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法治水平及社会公德意识,同时结合星级文明户、民族团结户、五好家庭等群众性评比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和广场集体活动,引导村民把思想观念统一到民族团结一家亲、凝心聚力促经济上来。二是普及科学知识教育。三岔河镇从培育技能型、管理型、知识型农民入手,组织村民进行种植培训,造就了一批讲文明、明事理、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村民。三是加大青少年教育力度,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

发展镇村经济改善民生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经济基础。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根本,也是维护少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条件。三岔河镇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注重发展村域民族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利用自然资源禀赋,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鼓励发展红花、贡菜、梅子等新型产业,逐渐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上一篇:百 花 齐 放 【下册】大姚县三台乡: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携手共筑和美三台
下一篇:百 花 齐 放 【下册】大姚县六苴镇:心向党中央振兴六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