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筑民族团结情
永仁县永兴傣族乡
基本情况
永兴傣族乡是永仁县唯一的民族乡,位于县域北部,地处金沙江南 岸,全乡国土面积 538.5 平方公里,省界线长达 97 公里。全乡辖 12 个 村委会 119 个村民小组,有 4165 户 11670 人,其中傣族人口 6239 人, 占 51.6%。境内居住着傣族、彝族、回族、傈僳族等 7 个少数民族,少 数民族人口 8815 人,占总人口的 65%,是典型的山区民族乡。
近年来,永兴乡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 族工作主题,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巩固和 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团结进 步事业的不断发展,开创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新局面。
主要做法
抓基层组织建设,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导力”。在 创建工作中坚持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作为带动全局、提升水平的切入点 和突破口来抓。通过建立健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民 宗专干具体抓的领导机制,成立了以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 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工作领导小组,多次主持召开创建动员会、推进会、调度会,加强跟踪问效,科学统筹协调,及时解决困难,有力推动 工作落实,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以开展大比 拼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拉姑、白马河村积极探索 “党组织 + 合作社 + 农户”经济发展新路子,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各 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细胞核”,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 党话、跟党走”。 抓学习教育培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力”。坚 持乡党委每年专题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少于 2 次、站 ( 所 ) 干部职工学习培训不少于 2 次 ;各村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党 员大会、群众会等多种方式,对群众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 教育。通过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教育,实现党员干部和群众对民族知 识和民族政策法规知晓率高于 90%,广泛凝聚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的思想共识。
抓交往交流交融,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深 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十进”活动。打造 3 个易地扶贫搬迁点 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园,2017 年,永兴乡被命名为楚雄州第一批民族团 结进步示范乡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泼水节等群众性文体 活动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根 植于心。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促进全乡各民族广泛交往、 全面交流、深度融合。以各民族群众宜居宜业为目标,加强对全乡 3 个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83 户搬迁农户 265 人的管理服务。通过公益岗位 设置、种植养殖大户带动、鼓励自主创业等方式,提供公平就业创业平 台,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村组管理和公益活动,真正融入新环境、新生 活。从居住生活、技能培训、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稳步推动建立 嵌入式社会结构和村组环境。
抓经济社会发展,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动力”。强 基础。5 年来累计投入资金 3.2 亿元,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 力,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 100%,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 93%,沿江公路 全线贯通,人畜饮水全面巩固提升,中山水库建设高质量推进,农业 生产用水保障全面增强。全乡 12 个行政村辖区有线光纤网络、无线 4G 网络覆盖率达 100%,110 个村民小组全部通 10 千伏动力电,并实现同 网同价。兴产业。坚持以抓好“三园”( 傣族文化风情园、绿色生态康 养园、滇川特色果蔬园 ) 建设为重点,全乡种植 4.8 芒果万亩,核桃 1.5 万亩,商品蔬菜 9650 亩,黑山羊存栏 3.79 万只,生猪存栏 1.72 万头, 肉牛存栏 0.76 万头,家禽存栏 2.61 万羽,种植滇红花 3438 亩。产业品 牌建设持续有力,成功创建永兴傣族乡省级“一村一品”专业乡镇,白 马河省级“一村一品”芒果专业村,白马河、灰坝、拉姑州级“一村一 品”示范村,完成 6 个农产品绿色食品认定现场检查、环评和申报材料 初审,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产业体系完备的“一村一品”大格 局逐渐形成。惠民生。5 年来累计投入民生资金 3000 余万元,城乡养 老、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 98% 以上,医疗卫生及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 升,民政救助工作精准落实,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殡葬改革全面推 行,移民工作稳步开展,顺利通过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工程建设征地移 民安置国家、省级验收。美环境。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念,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围绕爱国卫生“7 个专项行动”,深入开 展“五堆十乱”专项整治 30 余次,塑造干净、宜居新环境。扎实开展 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 17 个,白马河村委会 2021 年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充分利用沪滇协作项目资金,投入 10 万 元实施灰坝村美丽乡村示范点项目建设。发动全乡干部职工义务捐款 2 次,开展植树活动 5 次,绿化集镇辖区荒地 12000 平方米,科学规划停车位 202 个,全面提升集镇靓丽形象。稳步推进厕所革命,超额完 成 2021 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任务数。治乡村。建立健全基层网 格化工作机制,认真履行党管宗教工作主体责任,加大社会群防群治工 作力度,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及时排查化解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矛 盾纠纷,推进抓党建促农村宗教治理,各族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 高。
经验启示
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把准民族团结进步的“方向盘”。把党的 领导贯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始终,推进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同频 共振,将支部规范化达标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相结合,通过 “党建 + 民族团结进步 + 法治文化”的一体推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 交融,以各民族大团结的崭新姿态构筑团结、和谐、幸福永兴。
只有坚持比学赶超,才能奏响共同团结奋斗的“最强音”。将民族 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列入“大比拼”内容,纳入乡村组三级考核,明 确管理、工作、考核目标,做到年初定目标,过程有督查,年终有考 核,形成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服务人性化、干群心贴心的良好氛 围,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各项工作得以落细落实。
只有坚持加快发展,才能筑牢共同繁荣发展的“压舱石”。以推动 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强基础兴产业为抓手,推进 产业融合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 标保持两位数增长,跑出了跨越发展永兴速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 活水平,为实现全面小康、走向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坚持以民为本,才能画好共创幸福家园的“同心圆”。着力推 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聚 力聚焦水、电、路,全力打造优质民生工程 ;在村庄整治上分类推进、争当先进,实现环境整洁、庭院美丽 ;在社会治理上,践行新时代“枫 桥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做到矛盾纠纷不出村。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 荣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