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南涧彝族自治县坐拥在无量山中,从青藏高原融化而来的雪水,汇入澜沧江,一路奔腾而来,途径无量山中,湿润而清凉的水气形成云雾,滋润着无量山山间一草一木,赋予了无量山高山茶灵性,成就了“无量山高、南涧茶好”的无量山高山茶文化符号。

南涧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端,地处大理、临沧、普洱三州(市)五县的结合部,特殊的区位优势,让南涧县成为了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枢纽,普洱、临沧等地的茶叶在南涧汇集后,再运至大理,销往四川、西藏等地,如今的南涧公郎镇仍然保留着茶叶集散的功能,周边地区的毛茶汇集到公郎镇,然后再销往外地。历经百年茶叶成为各民族间交往的商品,在茶交易中形成了一股凝聚民族团结共识的一个文化符号,这其中,就有着南涧凤凰沱茶有限公司奉献的力量。

南涧凤凰沱茶有限公司创立于2005年5月,总投资1.2亿元,位于南涧县得胜食品园区内,是集茶叶加工、储存展销、茶艺欣赏、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现代茶叶产销集合体,有员工116人,含彝、汉、白、布朗、傈僳等多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员工占员工总数的87%。公司以打造南涧乃至云南普洱茶名片为己任,团结带领企业员工开发生产的奥运普洱纪念茶、青茶膏片、普洱茶标准实物样等上百款产品,深受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产品连续销往韩国、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公司自创建以来,一直秉承着“一茶一世界,一叶一人生”的信念,本着“工匠之心”和为茶农服务之心,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贯穿公司发展始终,立足无量山“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资源优势,挖掘彝乡本土茶叶原料,弘扬茶马古道文化,加强茶文化的交融交流交往,践行民族团结企业文化,团结带领企业员工以“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促进彝乡各族茶农增收致富,投身美丽南涧建设,多举措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企业发展双促双融。

立足资源优势,做好茶产业促发展。南涧地处无量山腹地和澜沧江流域,茶叶大多生长在北纬23度到27度,海拔均在1700米以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让南涧茶叶成为了云南高质量茶叶产品的杰出代表,南涧也成为了云南优质茶叶生产基地,更是大理州当之无愧的第一产茶县。经过多年的摸索,本着“南涧完全可以做出全中国最好的茶,完全可以做大茶产业,全云南省的好原料可以拿到南涧来加工,全云南省的车间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制茶车间”的想法,公司把目光聚焦在无量山这块宝地,奉行“小胜凭智,大胜靠德;正道沧桑,专心铸业”的彝人精神,专注于南涧当地茶园改造、保护与开发,通过10多年的奋斗,以“前店后厂”模式建成占地30亩的厂区,生产厂房6000平方米,集茶艺体验、科研、办公一体化的多功能现代厂房5000平方米,有茶叶初制所6 个,年生产力达5000吨以上,年生产、销售总值达6500多万元,开发生产普洱茶、绿茶、红茶、花茶、袋泡茶等系列产品,赢得了具有民族特色、可以历经百年的发展机遇。期间,先后帮助南涧县官地、瓦折、文启、龙凤、温泉等少数民族群众聚居村流转低产茶园7000多亩,把农户闲置茶园“变废为宝”。通过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将7000多亩低产茶园作为公司原料基地,按各村实际规划布局,通过低产茶园改造、古茶树保护、有机茶种植、铺设喷灌设施,企业原料产业蓬勃发展。7000多亩低产茶园变成了各族农民兄弟的“黄金地”,企业在发展的同时,时刻不忘各族农民兄弟利益,将7000多亩“黄金地”再“返包”给农户,农民可以自主销售,也可以由公司保底收购,为农民群众带来近1500多万元的纯收入。同时,周边村组的农民纷纷效法,陆续改造茶园上万亩,公司培植了以无量山为核心,辐射周边4万多亩茶园的原料基地,基地周边优质茶园、古茶树随处可见,增加了各族茶农收入。生产的产品相继通过了SC认证、出口卫生注册、出口原料基地备案、绿色食品认证等,鑫凤凰”商标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企业、产品多次获茶叶界最高奖,南涧茶叶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成了南涧茶叶行业的领头雁,在维护民族团结中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

传承茶马古道文化,做好茶文化促交融。南涧是茶马古道的必经地,具有悠久的茶历史文化,公司加强茶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发挥大理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优势,以组织茶艺培训会、举办研讨班、出版相关刊物等形式,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弘扬茶马古道文化,努力营造浓厚的“茶的故乡”氛围。

公司主动组织茶艺培训和民族茶文化研修,同时打算以夜校方式,让更多人参与茶艺培训,全县35岁以下的女性机关工作人员都有机会参与公司举办的茶艺培训,先后组织了茶艺培训10多期,受益群众10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受益人数80%以上。云南鑫凤凰茶业有限公司是由云南南涧凤凰沱茶厂在昆明成立,专门负责市场推广、品牌宣传、经销商维护的销售公司。如今,作为云南省著名商标的鑫凤凰,已成为云南省最有影响力的普洱茶品牌,凤凰沱茶是普洱沱茶中的传世精品,也是云南省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普洱茶品牌。2007年8月,凤凰沱茶厂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普洱唯一指定生产企业。2008年,鑫凤凰沱茶成为北京奥运会制作专用黄金白银的指定收藏纪念茶,“百年奥运携手千年普洱”,经2008年奥组委批准开发的奥运普洱茶,将中国悠久的历史与百年体育盛世,巧妙融会贯通,首次将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的概念引入到产品中,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意义深远。2009年6月云南南涧凤凰沱茶厂的“鑫凤凰”商标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9月茶厂被评为大理州价格诚信单位,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2010年,南涧县凤凰沱茶厂获得省科技厅30万元的科研支持,并在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研究所的协作帮助下,使产品质量得到了更进一步提升。同年,茶厂成功出口茶叶到韩国。2011年,在香港举办的“云香杯”名优普洱茶国际评比活动中,由南涧凤凰沱茶厂送评的两款“鑫凤凰”产品在活动产生的全部十项金奖中,一举夺得生、熟两项金奖。“种出世上最优质的普洱茶叶,沏出世人最钟情的普洱洺香”,这是鑫凤凰人最高的茶道境界。

通过多年的发展,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先后出版了《茶出无量》《南涧茶叶》等书,在促进茶文化的交融交流交往中提供了宝贵经验,企业创始人李世章多次受到省州县党委政府的表彰,2018年荣获“云南茶区十佳匠心茶人”称号;2020年被评为高级制茶工程师称号。

开展精准扶贫,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公司积极发挥民营企业独特优势,创新扶贫模式和参与途径,建立开发式、造血式扶贫的长效机制,把精准扶贫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结合起来,通过“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开展帮扶。捐资53万元用于贫困户安居房建设。实行股份合作分红,帮助瓦折、文启、龙凤、温泉4个村党总支实现集体经济收益各2万元。开展产金互促分红,帮助拥翠、无量、小湾东镇2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150户贫困户实现每年每户增加1000元的分红收入,60户贫困户实现每年每户增加5000元的分红收入。组织茶叶种植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茶叶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初加工、精加工等实用技能培训,先后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3场次,培训人数700多人次。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帮助挂钩帮扶的拥翠龙凤、公郎官地共2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73人制定精准帮扶措施,签订了帮扶协议,为少数民族建档立卡户、回乡大学生、下岗职工、复员军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以工资高于同类岗位水平20%的优惠政策为贫困户提供劳动就业岗位,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67人,占员工总数的58%,每年支付员工劳务费达数百万元,在维护社会团结稳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挂钩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所生产加工的初制茶,按高于同期市场价10%的保底价进行收购,签订订单式收购合同74份。联合6位民营企业家进行“多企帮一”,捐助资金10.1万元。为公郎镇板桥村路苦吗村民小组彝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字光清户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居房困难资金10.1万元。

依托示范创建,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结合公司有多个民族同胞共事的实际,公司从细处入手,尊重每个民族的生活习惯,营造和谐舒心的工作、生活氛围,积极营造关爱少数民族员工的企业氛围。组织员工学习民族方针、政策,从一言一行引导员工注重民族团结。成立了一个党支部,党员10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占85%以上,一个团支部,团员4名,其中少数民族团员占85%以上。健全工青妇组织,牵头成立了县内第一个茶叶行业妇女组织,尊重企业内少数民族员工习惯,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高少数民族员工综合技能,培养了多位少数民族骨干。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组织企业员工参与少数民族技艺学习,提高各民族员工民族荣誉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提高企业员工民族共同体意识,春节等重要节日开展慰问,保证少数民族过好“火把节”等民族特色节日。与南涧民族中学开展“手拉手”活动,对当年该校高考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分别给予6000、4000和2000元的资助,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先后资助南涧民中毕业的少数民族档立卡贫困户学生10人,人均资助1.6万元,合计16万元。组建 “南涧助学”微信群,在扶贫的同时扶志,为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与期待。

一茶一世界,一片片生长在无量山间的茶叶,通过各族同胞的采摘,经过公司的加工制作,形成了民族兄弟脱贫致富的“致富叶”,公司生产的茶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华文化符号,公司成立至今,企业内各民族兄弟姐妹同心同德,和衷共济,为推动公司更加辉煌发展共唱民族团结和谐奋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