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民族动态 >
大理州丨南涧县公郎镇:用活“民族团结+”模式,服务当地发展
发表时间:2020-11-02     阅读次数:     字体:【

(康亚娟 陈家飞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明海)大理州南涧县公郎镇是一个汉、彝、回、白、苗、布朗族等13个民族分布聚居的乡镇,长期以来,搞好民族团结一直是事关全镇发展、进步、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结合当前南涧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火热开展,公郎镇以“民族团结+”的工作模式为抓手,统筹沪滇帮扶、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认真践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纵深发展。

进入罗伯克茶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民族团结宣传标语与“沪滇协作罗伯克茶叶初制所”几个大字相互辉映,厂房里员工正在进行机械设备的运行调试,这一幕真实反映出了该场在“民族团结+沪滇帮扶”工作中取得的变化,谁也没想到停滞多年的厂房,已经“整装待发”,即将投入使用。

2014年,因罗伯克茶场老厂房设备老化和茶叶生产的需要,场里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立起新厂房,没想到,新厂房也随之陷入无资金购买设备导致“无法启用”的僵局。

罗伯克茶场副场长李字银告诉记者:“虽然厂房已经建成,但是我们因为资金短缺和设备老旧问题,无法满足茶叶生产需求,引进新的设备迫在睫。”

罗伯克茶场位于公郎镇凤岭村委会,是南涧县万亩茶园的核心区,也是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季节性务工的重要务工场所,每年支付少数民族群众的务工支出超过100万元。

依托公郎镇“民族团结+沪滇帮扶”的工作开展,该镇抓住沪滇帮扶的项目建设机遇,投入援滇资金70万元,在罗伯克茶场实施南涧县2020年沪滇协作罗伯克茶叶初制所建设项目,项目以“资金变资产、资产变收益”模式,采取资产评估收购的方式,将帮扶资金70万元用于收购罗伯克茶场厂房,形成凤岭村村集体资产,村集体又将厂房返租给罗伯克茶场管理使用,并收取租金形成村集体收益。

同时,罗伯克茶场用70万元资金购置了一套清洁化茶叶生产流水线。村集体收益的40%用于建档立卡户的茶叶生产技术和其它技能培训、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等;村集体收益的60%由村集体设置公益岗位,吸纳建档立卡户就业,并按劳取酬。

“设备引进后,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清洁化加工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从原来的一天生产一吨干茶,到现在能生产两吨干茶了。”李字银开心地说到。

如今,这个拥有半个世纪“场龄”的罗伯克茶场,多年来存在的茶叶厂房“有房无设备”的“空壳”现象不仅得到破解,场房还摇身变为“沪滇协作罗伯克茶叶初制所”,为茶场更好地发展、推动当地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奠定了基础。

新厂房的建成,也带来了老厂区的“革新”。在“民族团结+沪滇协作”的工作推动下,老厂房厂区员工住宿楼得以实施了“沪滇协作罗伯克茶场民宿改造项目”,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改造为民宿,配套建设茶产品展示坊、茶文化体验室等,建成集“旅游度假、休闲、品茶、食宿、会议、观景”等功能为一体的传统民宿,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推进当地团结发展。


 
上一篇:大理州丨南涧县茶园村:传统村落“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架起民族团结进步“桥梁”
下一篇:大理州丨南涧县委统战一行到宝华镇督查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