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红河县推行“5311”工作法夯实群众基础成效显著
发表时间:2019-10-24     阅读次数:     字体:【

2019年以来,红河县在定点帮扶工作中全面推行“5311”工作法,即“五查、三讲、一改、一培养”,确保定点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压实压紧了帮扶责任,促进了感情融入和务实帮扶工作系统高效推进,干群黏合度和群众认可度进一步提高。

“五查”,一是检查住房安全情况。房屋是修缮加固的,检查巩固提升工程是否完成,是否验收入住;农户自建的,检查是否竣工高质量入住,危旧房是否拆除;乡村代建或规划统建(含易地搬迁)的,检查是否竣工入住,厨卫、圈舍及水电路等公共设施是否配套,能否满足居住功能,危旧房是否拆除。二是核查收入达标情况。核查所挂联贫困户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的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测算家庭常住人口的年人均纯收入,告知户主及家庭成员其人均纯收入是否达到脱贫标准,确保农户认可。三是询查疾病救治和控辍劝返情况。对家庭成员有患病史的,要询查清楚病种、救治情况、康复现状,以及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的住院次数及费用,评估支付治疗自付费用后是否影响其“两不愁”正常生活;家庭成员中有义务教育阶段失辍学学生的,要询查清楚失辍学原因、去向,并全力配合做好劝返复学。四是清查家庭债务情况。清查因病、因学、因灾举债情况、扶贫小额贷款使用情况及建房产生的债务。五是复查人居环境情况。入户走访中,把教育引导和帮助打扫庭院环境卫生贯穿始终,驰而不息的反复检查和引导,帮助养成庭院清爽、室内卫生、物件整齐的良好生活习惯;进村过程中,复查所挂包村庄的卫生死角和治理盲区,通过主动参与清扫整治,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

“三讲”,一是讲清扶贫政策。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讲清贫困户已经享受到的各项帮扶政策,目前尚未享受但生病时即可以享受的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子女入学后即可以享受的义务教育保障政策,以及脱贫后仍然可以享受的持续帮扶政策。二是讲透帮扶措施及成效。结合实情,讲透所到家庭自建档立卡以来已经享受到的帮扶措施及成效,讲透挂包单位和帮扶责任人给予的帮扶及努力,讲透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及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制度优越性。三是讲明脱贫时序或未脱贫原因。结合明白卡,讲明建档时的致贫原因,现在为什么能够脱贫,特别要引导讲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勤劳致富的好故事;对2019年未脱贫的要讲明不能脱贫的原因,鼓励其在党和政府帮助下自强自立,争取早日脱贫。

“一改”,入户修改完善明白卡。结合入户走访摸排的实情和行业扶贫部门提供的帮扶措施落实清单,修改完善挂包户的明白卡,并及时将修改完善后的明白卡及问题清单反馈当地乡镇,由乡镇进一步完善,做到明白卡与家庭实际、国办系统、行业系统四个一致。

“一培养”,入户培养明白人。帮扶责任人配合乡镇党委政府、村“三委”和驻村工作队员,在每一户挂包户中培养一位明白人,确保其对致贫原因、扶贫政策、帮扶措施及成效、家庭收入及“两不愁三保障”等情况“一口清”,明白自己家庭的脱贫路径及时间,做到懂政策、知帮扶、明成效、感党恩,进一步增强后续发展信心。

截至目前,红河县的117家定点帮扶单位和4226名帮扶责任人先后完成了入户走访25000余人次,进一步摸清了贫情、融合了感情、压实了帮扶、提振了信心、增强了动能、参与了攻坚。期间,定点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发现并配合乡镇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200余条,修订完善了明白卡25415张,配合收集建档户外出务工收入证明20772份,帮助培养村明白人150余人、户明白人25400余人。主动捐赠了大量生产生活物资,帮助村委会(社区)全覆盖建成“自强动力小站”91个,参与人居环境提升、配合政策宣传和感党恩教育等工作逐步常态化、长效化。


文档来源: 红河县民宗局

 
上一篇:玉溪市民族宗教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方案
下一篇:楚雄市狠抓就业创业工作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