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民族动态 >
佤族清戏 古老戏曲演变的“活化石”
发表时间:2015-11-18     阅读次数:     字体:【


佤族上演汉族戏,并将其保存下来,演化成珍贵的民族剧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典型范例。腾冲市荷花镇甘蔗寨村的一群农民,把一种古朴的戏剧艺术——佤族清戏代代相传下来,至今仍保留着早期清戏原始古朴的特色,是古代戏曲发展演变的“活化石”,剧目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被誉为“珍贵的民族剧种”,是全国少数民族剧种之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颗外来的戏剧种子,能在甘蔗寨这个佤族聚居的地方生根、开花、演变、结果,依托的是西南丝绸之路的繁荣。甘蔗寨是西南丝绸古道腾冲段的一个驿站,西南丝绸之路经甘蔗寨,下到南甸(今梁河县),最后进入缅甸八莫。各地的商贾、马帮来了,要吃、住、娱乐,于是戏台、歌会应运而生。过往的民间艺人中有演出清戏的戏班,短暂停留,坐地演出,赚点路费。当时的佤族头领李如楷是个戏迷,不但组织清戏的演出活动还在剧中扮演角色,有同好者跟风而上,清戏也随之在甘蔗寨落地生根,繁荣发展,最终形成佤族清戏。


佤族清戏源于青阳腔,青阳腔又源于弋阳腔,明初永乐年间流传到云南。弋阳腔本身有着“顺口可歌”、“错用乡语”等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很容易与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融合。弋阳腔对云南许多少数民族的戏剧,如白剧、傣剧等都有重要影响。佤族清戏就是在弋阳腔基础上与当地文化融合、演化而来的。

清戏传入甘蔗寨后,与当地的“社火”习俗融为一体,改变了“社火”零散单调的状态,展示了人们祈福庆丰、喜气热闹的场面。灵活多变的演出形式,更为群众喜爱。佤族清戏没有职业戏班,是纯粹业余化的娱乐状态,故而是以方言为戏曲语言的一种少数民族戏曲艺术。

佤族清戏的主要特点是台上演员独唱,后台众人帮腔,只用打击乐器伴奏。剧目故事感人,情节生动,言辞优美,人物性格鲜明。声腔有“九腔十三板”,这些曲调抑扬顿挫,融入了地方小调的音乐特色,悦耳动听,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佤族清戏的演出形式较为简单,角色有生、旦、末、丑之分,早先不化妆,化妆是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的。早期服装无水袖,比较贴近生活,显出一种特有的简约美和质朴美。人物上场往往先念引子或念诗,然后再唱或道白。没有复杂的身段,台上的做功均是依据演员对剧情的理解而发挥。


佤族清戏伴奏早期使用的乐器仅有小勾锣、小镲,每唱一句或一段即用“锵锵,锵锵锵齐锵齐锵锵”一类的锣镲点隔开,大鼓、大钹、大锣等都是后来添加的。曾有人尝试用“叫鸡弦”(京胡)进行伴奏,但未能成功。1984年底专业艺术工作者才把文场音乐(主要是二胡)引进了清戏伴奏之中。

清末民初期间,是佤族清戏最为繁荣的黄金时代,除在本寨及其他佤族村寨上演外,还被邀至邻近的各民族村寨演出。滇西抗日战争期间清戏渐渐衰落,剧本戏文濒临灭绝之境。之后,对社会文化、民族文化进行调查时,才将其列为正式剧种。1983年,腾冲县文化馆对佤族清戏与弋阳腔、青阳腔关系进行研究,发掘、整理剧目和唱腔,排演折子戏《安安送米》,参加保山地区民族文艺会演获得成功。1993年,中国戏曲研究院的专家到甘蔗寨调查,认定佤族清戏属于珍贵的民族剧种。2008年,佤族清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杨艳鹏)


 
上一篇:挖掘传统传承创新 弘扬新时代主题——云南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圆满落幕
下一篇:把少数民族武术传承下去——文山州少数民族武术发掘工作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