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月圆人圆、花好月圆”,意寓着我们对家庭美满、阖家团圆的希望,是象征家庭、家族团圆幸福的“团圆节”,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节”。“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阖家圆则国家圆”,中秋节,不仅寄托着大家思念家乡、牵挂家人的浓浓“亲情”,同时也赋予了中华儿女爱家、爱国、爱我中华、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深家国情怀。

9月2日上午,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禄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开展2024年第三季度“文明讲堂”暨“我们的节日·话中秋”活动,借助中秋佳节传承中秋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道德新风,增强机关干部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以节为媒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的习俗,以祈盼丰收、幸福。中秋节还传诵着一个个经典传说,丑女无盐拜月、玄宗漫游月宫、嫦娥奔月、吴刚折桂……,一个个故事述说着中华民族真善美、勤劳勇敢、知足感恩、团圆幸福、果敢坚毅,寓意着各民族团团圆圆、幸幸福福、和和美美,安定祥和,象征着中华儿女奋发进取、勇于担当、爱国爱家,传承着中华民族敬老孝亲、感恩父母的传统美德。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从民族认同的角度而言,这三个问题正好关联着民族文化身份的现在、过去和未来。中华民族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构成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认同空间。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就是民族群体成员的文化身份归属与认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延续的重要精神支撑,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源和基础。
禄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始终注重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精神,以传统为基石,以时代为蓝图,以中秋佳节为契机,在活动中,通过“话中秋·朗诵环节”,感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体味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时代跳动脉搏,记忆乡愁唤起中秋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致人大工作者激发爱岗敬业的责任和担当,我辈当努力感悟祖国的强大和繁荣,我和我的祖国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文明讲堂”暨“我们的节日·话中秋”,大家在学习国学文化、传承国学文化、宣讲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爱国主义思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潜移默化深化了对“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六个相互”的理解,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据悉,禄丰市人大常委会以每季度一期的“文明讲堂”为平台,以“我们的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为契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展各项活动有机融合,在庆祝传统节日的实践中不断延续发展衍生出更加深厚鲜活的时代力量,为建构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效支撑。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感悟节日寓意的同时,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路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传承意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思想理论基础。
(禄丰市人大民族委 普枝翠 杨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