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推荐新闻 >
云南南华: 百菌出青山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致富路
发表时间:2024-08-08     阅读次数:     字体:【

夏秋时节,雨水滋润着大地,在南华广袤的山林里,沉睡了一年的野生菌也伸着懒腰,探出了脑袋,来赴一场它们与青山的约定,万千食客也从五湖四海奔赴南华,开启一年一度的寻鲜之旅。

都说云南产菌,楚雄尤多;楚雄菌多,精在南华。根据2023年南华县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项目统计的最新数据,南华县共有野生菌1021种,其中:食用菌354种、毒菌91种、药用菌81种,495种食药不明。“世界四大名菌”(松茸、块菌、羊肚菌、鸡油菌)和“中国十大名菌”在境内均有分布。可能你会好奇在这个国土面积仅23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37万的小县里,野生菌种类和数量为何会如此多?这和当地人与大山独特的相处之道密不可分。

无序砍伐之殇进入七月,家住南华县沙桥镇石桥河村村委会新村的罗荣生开始忙碌起来,他每天都会到自家承包的山上查看菌塘,看松茸的出菇情况,顺便把大小、品相达标的松茸采摘回来,并带到市场进行售卖。现在看来,老罗上山采菌不是一件难事,收入也很可观。但是在10多年前,上山采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天不亮就上山“哄抢”,运气不好时空手而归也是有可能的。“我们这里气候冷凉,特别是冬天,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火塘,在20多年前每家每户都会到山上砍树,用来生火取暖,山上的树木也越砍越少,菌子也出得越来越少。”罗荣生说。

“松茸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只长在有松树和栎树的林下土壤中,一旦生长环境遭到破坏,再生的可能性非常小。”多年从事野生菌保护研究的南华县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工程师自正权说,上世纪90年代,在松茸走俏的同时,南华县村民砍柴、放牧、毁林开荒等传统生活方式,也在逐步侵蚀着野生菌的生长环境。由于无序砍伐,山上的树越来越少,野生菌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破坏,产量越来越少,在县内的礼社江流域甚至出现了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封山育林重拾希望面对逐步恶化的环境,南华县紧紧抓住了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契机,将境内的大部分山林被纳入公益林范畴,实行“封山育林”管理。“以‘天保工程’为契机,南华结合野生菌资源丰富的实际,对全县200余万亩林地实施了封山育菌管理。”自正权介绍,在封山育菌区域,安排了护林员巡护管理,实行“七不准”措施。即不准毁林开垦、不准挖土采石、不准砍树割草、不准放牧、不准使用农药化肥、不准偷采盗采、不准采集童菌及过熟菌。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山上的植被逐步恢复,截至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1.77%,野生菌也慢慢多起来了。2023年全县野生菌集散交易量1.218万吨、交易额15.513亿元,同比增长9.67%、17.57%,实现野生菌产业综合产值61.7亿元。

包山采菌菌飘香封山育菌守住了野生菌的生长环境,但如何守住人、让规范采集执行到位,让有限的野生菌资源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产值,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因此,包山采菌应运而生。“与其被大家无序地乱采,不如我们承包统一采,这样一来人人都能得到青山带来的红利。”开门村小组长罗成章说。2001年,在大部分村民提议下,五街镇咪黑们村开们小组尝试包山采菌。经过20多年的运行,包山采菌制度逐步完善,群众也尝到了封山育菌和包山采菌带来的甜头。2024年开们小组包山承包金达118.944万元,人均分红2880元。包山采菌制度也在五街、沙桥一带得到大面积推广。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建成野生菌保育促繁科技示范基地17片8140亩,封山育菌面积200万亩,制定出台《南华县松茸等食用菌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在全省率先实施《松茸采集方法》《牛肝菌采集方法》两项地方标准,落实天保、生态管护人员1621名进行重点管护,推广实施菌山承包经营50万亩、“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10万亩。“这已经是我包山采菌的第七个年头了,今年我又以6万元的价格承包了2500亩山林,目前山林里的松茸、牛肝菌陆续出菇,按照经验,八九月份出菇会更多,加之今年雨水好,产量肯定没问题。”罗荣生说。

在南华野生菌是大山向人类发出的“邀请函”,当你走进山林,不仅会有意外的惊喜,还能享受远离喧嚣的恬静。还在等什么?八月南华等你来。

(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

 
上一篇:大理州丨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月”启动
下一篇:云南·南华丨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开市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