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推荐新闻 >
大理市丨三和社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谱民族团结“同心圆”
发表时间:2024-08-06     阅读次数:     字体:【

近年以来,大理市太和街道三和社区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任务的主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党建聚力、文化润心的方式,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共同绘就社区治理“同心结”、共谱民族团结“同心圆”。

党建聚力,共同绘就社区治理“同心结”。社区党总支通过聚焦党建引领,结合职能职责,以创新新形势下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方式,构建了“基层组织牵头、自治组织负责、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社区管理服务格局。形成了网格化管理“一二三四五六七”服务模式:“一”是通过网格管理实现小网格、大服务、让居民满足一个核心目标;“二”是坚持和社区主导、居民参加两个原则,实现服务全覆盖、零距离、高效率;“三”是通过网格化管理做到知民情、解民愿、保民安三个到位;“四”是通过构建四级网格(社区、小组、小区、楼栋);建设“五”员队伍(网管员、信息员、联络员、调解员、党员);设置“六”室(综治服务中心、网格化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室、便民服务站、社区警务室、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搭建“七”个平台(社区党务服务平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社区居务服务平台、社区商务服务平台、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党员志愿者服务平台、社区文化活动平台),形成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治理、责任到人的管理网格运行机制。同时,社区网格管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网格化综合管理新模式,做到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有效破解城市社区工作覆盖难、管理难、服务难、治理难的“四难”问题,及时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有效提升各族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文化润心,共谱民族团结“同心圆”。三和社区以同心圆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不定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日常走访、政策宣讲等方式向居民群众讲解民族团结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各类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利用春节、民族节、端午节、火把节等我们节日,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让各民族群众在文化熏陶中增进“五个认同”。突出“非遗引领、文化聚力”,将非遗传承民族刺绣、扎染、剪纸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非遗传承培训班的教育功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非遗传承人培养有机融合。此外,结合“公民道德宣传日”、文明讲堂、居民代表大会等契机,以身边榜样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累计选送推荐“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人、评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模范小区”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模范院落”6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12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模范家庭”30户等先进典型,弘扬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推动各族群众凝聚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共识,促进民族团结共融。让各族群众在真诚服务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各民族和谐共处。
(大理市太和街道三和社区)

 
上一篇:楚雄南华丨雨露乡:以火之名,赴一场狂欢的盛宴
下一篇:大理巍山丨燃情民族火把节 共绘民族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