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街镇素有“松茸之乡、生态彝园”美誉,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创建为中国“松茸之乡”、云南省“生态乡镇”和“卫生乡镇”、州级“文明乡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被州委表扬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被县委表扬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之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全镇中心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全力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各民族团结友爱、和谐相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厚植文化底蕴,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菌乡文化,成功挖申报“火草麻布”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阿苏遮”“毕摩文化”2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丰富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突出利用民族和民俗文化优势,连续举办“松茸开山节”“马樱花节”等节庆活动,开创了万人齐聚欢歌的盛况,各民族在共享节日盛会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拉近了各民族间的情感距离,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突出绿色发展,携手共建各民族团结富裕家园。依托独特的气候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带领群众唱响了“春挖洋芋、夏找菌子、秋打核桃、冬拔萝卜”的农民增收“四季歌”。建成“百菌园”“菌王山”2个松茸保育促繁示范基地,实施“封山育菌、承包经营、规范采收”,全镇封山育林育菌面积达20万亩,辐射带动全镇千家万户共计2万亩保育促繁基地野生菌产量稳定,野生菌产量1450吨产值8000万元,其中松茸产量160吨产值达3700万元,实现了“青山常在、松茸飘香”,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愿景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