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推荐新闻 >
大理巍山丨共创共建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建设
发表时间:2024-03-15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巍山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红河源头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以“一带一路、两馆两联盟、三区三圈”全域创建为重点,突出共创共建,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试点)创建工作。

抓“共融”机制,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上下功夫。一是全面融入党建各项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内容,纳入政治考察、巡察、政绩考核,纳入各级综合考评和领导班子考核评价、学习培训工作重点等重要内容,用好考核测评“指挥棒”,以考核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全面融入“双核驱动、协同发展”战略,“大祥巍一体化”建设,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大祥巍一体化创建联盟”,成功签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巍山融媒联盟”“阳瓜江流域示范带联盟”“黑惠江流域示范带联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全面融入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项工作,融入机关党建、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产业转型、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中,积极整合资源和力量一体推进。

抓“共交”活动,在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上下功夫。一是全面强化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已建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教育实践基地、主题公园、示范街区、示范小区、示范社区的引领作用,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二是全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活用“春节”“小吃节”“火把节”等民族节庆,形成各民族“共过一个节、共赶一条街”共居共业共乐的生动画面。三是全面加强互嵌共融。深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不断健全高层次、宽领域、有温度的流动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协作机制,深入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以交往增进民族感情,以交流改善民族关系,以交融促进民族团结。

抓“共创”成效,在培树先进示范典型上下功夫。一是全面积极整合资源力量。以“红河源头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为引领,积极争取省级“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项目,深入实施州级“百村(社区)示范创建”项目,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多个示范效应明显、特色亮点鲜明的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示范典型。二是全面及时总结提炼。结合各乡镇各部门实际及时总结创建工作,形成自己一系列的做法经验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巍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典型和模式,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全面及时选树典型。在全县范围打造、选树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单位13家、示范家庭100户、优秀教师20人、优秀志愿者20人、优秀宣传员10人。2家单位被命名为全省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2家单位被命名为大理州第七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命名5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4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全县范围内涌现出一批批示范典型,示范引领效应不断彰显。

抓“共宣”力量,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上下功夫。一是打造“大宣教”格局。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六个相互”,用活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民族节庆、“石榴籽”宣讲团等巍山特色资源,强化宣传教育。二是坚持宣讲“全覆盖”。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 N进”为主阵地、主渠道,下沉到社区村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开展宣传培训,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三是全力抓住“关键少数”。严格按照民族地区干部队伍要求,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队伍。坚决扛牢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纵深发展,全县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2013年到2023年,巍山县民族团结进步标杆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3022亿元,深入推进“十百千万”“3121”“151561”“三年行动计划”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了38个项目。成功创建30个省级示范单位、97个州级示范单位、198个县级示范单位、7075户县级示范户。打造出东莲花、打竹村、大三家、翁家丫口等一批高质量、有特色、叫得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

(供稿:巍山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局))

 
上一篇: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副部长郭启华一行到大理调研
下一篇:楚雄州、市举行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