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马晓姣 者明磊 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近年来,楚雄市各族人民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织就牢固的精神纽带。

在政协楚雄市十届二次会议上,三街镇何勇委员“关于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提案”及东华镇委员小组“关于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提案”,建议推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宣传,形成全市各民族团结友爱、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楚雄市鹿城小学始终坚持民族团结宣传工作要从青少年抓起,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中,引导他们从青少年时期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楚雄市鹿城小学副校长 李晔: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校园,用经典润泽孩子的心灵。我们每学期开设民族团结活动课不少于12节,老师们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课题研究,与此同时,我们还依托泮池童年体艺节,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唱红歌比赛,辩论赛、戏曲文化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楚雄市鹿城小学学生 戴玥雨:我们学校开展的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我们56个民族的大团结,只有我们大家拧成一股绳,小河汇聚成大河,才能拍出惊涛骇浪,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要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近年来,楚雄市深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医院,实现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强化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为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楚雄行动贡献力量。
楚雄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陈爱华:我院围绕让各民族同胞“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得病”的目标,深入推进“十个专家工作站+一个紧密型医共体+五大中心建设+一个远程医疗协作网”四大板块区域救治体系;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与周边地区各民族同胞架起了新的桥梁。满足了各族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提升了各族群众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

下步工作中,楚雄市将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队伍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楚雄市政协委员 何勇:议案提出以后,我觉得民宗局民族宗教事务局根据他部门的职责职能,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对整个民族宗教局的整个提案办理过程是非常满意的。

楚雄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 朱丽蓉 :楚雄市民族宗教局将结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进一步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深化内涵,深入挖掘全市民族团结好故事,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加大“威楚同心”云平台的推广使用,发挥好教育实践基地、主题展厅的作用,线上与线下联动互促,抓实日常宣传教育,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全市上下呈现出民族团结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楚雄市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