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大理云龙丨弘扬传承非遗 中华文化枝繁干壮
发表时间:2024-01-11     阅读次数:     字体:【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近年来,云龙县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传承中保护、在发展中传承,通过强化建章立制、项目支撑、队伍建设、宣传引导等措施,让云龙非物质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涵养文明乡风,赓续民族文脉,绽放非遗光彩。

强化建章立制,夯实保护基础。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云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管理办法》《云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与管理办法》《云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文件,健全相关制度和规章,为优秀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弘扬,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强化项目支撑,深化阵地建设。大力实施传习所等项目建设工作,成立了“云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成云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中心1个,吹吹腔博物馆1个,“耳子歌”“吹吹腔”“力格高”“白族刺绣”“瓜七七”等非遗项目传习所20个,恢复修缮白族吹吹腔古戏台9座,2022年诺邓古村荣获全国非遗小镇,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不断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的阵地建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活态传承创造良好条件。

强化队伍建设,赓续传承文脉。为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云龙县在挖掘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才队伍、搭建平台上下功夫,坚持自主培训与“走出去”相结合,定期不定期举办非遗人才培训班,制定“传承人管理条例”,每年对传承人进行考核,不断增强非遗传承的后劲和活力。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2项、省级代表性项目5项、州级代表性项目32项,县级代表性项目23项;共有556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14人、州级传承人23人、县级传承人518人);共有100多个民间业余文艺队伍(其中:4支“耳子歌”传习表演队、9个“白族吹吹腔”剧团、25个“力格高”传习队)。

强化宣传引导,绽放非遗光彩。为了让非遗“出圈”,云龙县积极探索“非遗+文旅”“非遗+节会”“非遗+媒体”等融合发展模式,大力推动“非遗”走融合化发展之路,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积极开展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等活动,用以赛代训的方式积极参加“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录制演出、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大赛、云南省传统戏曲汇演、云南省彩云奖比赛、出国展演等,通过多元方式展示云龙非遗特色、普及和宣传云龙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保护、发扬过程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今年1至10月,云龙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39.32万人,同比增长31.98%。(云龙县文化和旅游局供稿)

 
上一篇:楚雄州丨楚雄市:冯毅到吕合镇调研宗教活动场所
下一篇:楚雄州丨“四力”齐发传播统战“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