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楚雄州丨东南大学-南华县:携手打造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先进典范
发表时间:2023-12-11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杨明成 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在国家教育部的安排下,东南大学作为中央定点帮扶楚雄州南华县的单位,从2013年开始帮扶南华县至今已有十年光景。在这十年里,东南大学真心实意付出、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攻坚,全身心投入到对南华的全方位帮扶中,为南华县高质量发展带来高端的“智囊团”、广泛的“朋友圈”和得力的“同盟军”,推动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南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助力南华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在这十年里,东南大学和南华县各族人民从不认识的“陌生人”成为了心手相连、守望相助的“一家人”,并用一份份真情实意和一个个真举实措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菌乡大地绘就了一幅“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美丽画卷。

——真情帮扶,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激发“最强新动能”。十年来,东南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要求,以“确保现代化路上、确保共同富裕中一个民族都不掉队”的历史使命和政治担当,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帮扶、医疗帮扶、消费帮扶、人才帮扶等方面给予了南华县全方位的帮扶,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880万元,开展消费帮扶2820万元,从衣食住行到科教文卫给予了有力援助,用真情真干真投入书写了精准帮扶的“高校样板”。特别是在促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中,东南大学从就业和创业两方面双向发力,以帮助南华县发展壮大彝绣产业为突破口,变“单向输血”为“联手造血”,为南华老百姓,特别是留守妇女和残障家庭带来至善、致富、至美的好日子,让“小绣针”成为致富“大产业”。从2022年起,东南大学累计投入资金700余万元从彝族文化挖掘、彝绣技能培训、彝绣馆建设、产品设计、品牌打造、订单引入等方面,倾力帮助南华彝绣产业发展。2022年由东南大学设计并投入150万元新建了南华“至善”彝绣馆,举办了首届“东大杯”彝族刺绣技能大赛和“彝绣文化周”活动,南华彝绣产品种类从80余种增至200余种,成功注册彝绣产品商标4个,为彝绣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2022年6月在东南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上成功举办了“南华彝绣展”,让南华彝绣走上大舞台、亮相大城市。南华彝绣走上了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的发展之路,全县彝绣产业年营业收入额从2000余万元增长到3600余万元,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彝绣产业的发展带动2000余名绣工稳定就业,其中残疾人绣工109名。成功创建省级非遗工坊1个,南华彝绣非遗传承人丁兰英被评选为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并入选2023年“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由她设计的彝绣服饰作品成功亮相意大利米兰时装周。

——互嵌共融,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互动新平台”。十年来,东南大学与南华县的往来日益频繁密切,东部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东大认识了南华,认识了南华的野生菌、南华的彝绣和南华的生态美食。在此期间,校地双方以实施“三项计划”为载体,富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动。比如:东南大学每年都组织冬(夏)令营活动,通过开展两地青少年交流活动,让南华的各族青少年亲身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引导广大青少年更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如:东南大学和南华县委政府以彝绣为媒,于2023年8月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高校南华彝绣艺术创意大赛,通过赛事的举办不仅助力了南华彝绣的发展,而且也为两岸和平发展与文化交流构筑了一条由彝绣编织的桥梁,为两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还将彝绣元素融入东南大学录取通知书上,既向社会展现南华彝绣的文化魅力,也为新生讲述东大携手南华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故事,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扣好民族团结第一粒扣子。此外,东南大学还在南华县挂牌成立了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云南工作站现场观测点,还为鼓励东大毕业生到南华创业制定了“征途计划”;在举办南华彝绣文化周期间,南华县人民政府为曾经在南华工作过的10名东南大学挂职干部授予了“南华县荣誉市民”称号。这些例子只是东南大学和南华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互嵌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年来,学校党政主要领导12次赴南华县考察调研帮扶工作选派7位同志挂职担任南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3位同志挂职担任村社区第一书记,选派10批43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南华支教,邀请专家学者为南华县开展干部培训4272人次、各类技术人员1.12万人次。正是这种亲密无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让东南大学与南华真正融为了一体,成为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守望相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画出“最大同心圆”。十年来,东南大学与楚雄州南华县携手同心,取得了累累硕果,谱写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新的时代、新的征程,东大和南华县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东南大学将携手南华县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的“3815”战略,紧紧围绕把南华建成名副其实的“世界野生菌王国、云南省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滇中城市群楚雄副中心增长极”的目标,接续奋斗、合作共赢。依托东南大学高端的人才资源、丰富的科技成果,充分挖掘南华县得天独厚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资源,共同寻求产学研合作的最佳模式,加强在产业创新、园区发展、企业转型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对接,将东大的科技成果到南华转化,助力南华科技产业发展,构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格局,带动民族地区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多维度致力于南华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帮助南华县积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着力把东南大学和南华县打造成东西部协作下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先进典范。(南华县民宗局供稿)

 
上一篇:楚雄禄丰丨讲好历史故事 擦亮创建品牌 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下一篇:楚雄禄丰丨黑井镇:弘扬传承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