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
杭州西湖区打造城市民族工作新样板
发表时间:2023-10-15     阅读次数:     字体:【

近年来,西湖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平台建设、优化服务队伍、丰富活动形式,全方位全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倾力打造城市民族工作新样板。

一、优队伍、强联动,凝聚“全方位”民族团结工作合力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把方向。制定《西湖区村(社区)民族工作职责》,推动村(社区)民族工作有效融入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建立校地党建联建机制,成员单位覆盖高校、平台等10个基层党组织,在理论共学、实践共创、阵地共用、队伍共建等方面协同发力,为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强服务。依托“转塘·石榴籽家园”等平台载体,面向各族群众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援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多样化服务。以居住证积分服务和中小学招生工作为切入点,印制多期西湖区民族政策宣传手册,牵头镇(街道)向各族群众发放宣传手册4000余份,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

三是坚持社会参与激活力。发挥省市教育资源集中地优势,组建20余所省内知名高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力量为智力支撑的民族工作智囊团。联动浙大、浙工大等7所高校各族师生成立“杭城美”志愿服务队,为社会各界提供公益服务,累计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志愿活动80余场次、受众7000余人次。

二、建平台、搭载体,构建“立体式”民族团结工作矩阵

一是引领示范,打造综合示范“主平台”。承建杭州市民族团结进步体验馆,场馆占地面积达2217平方米,拥有古桥、古树、古海塘等历史文化遗存。体验馆围绕“团结奋斗、民族文化、共同富裕、教育事业、对口情深”五个主题篇章,采用“图文展示+实物展示+沉浸式体验”的模式,展现全市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风貌。自开馆以来累计接待省内外参观考察团40余批次1000余人。

二是突出优势,打造各具特色“子平台”。坚持整合资源、多方联动,在全区11个镇街打造各具特色的“之江同心·石榴红家园”。依托梅陇茶业等爱心企业创设“转塘·石榴籽家园”,设立“56+工作室”“石榴红公益空间”等,布展56个民族印章全景绘画长廊。联动高校、村社等设立“石榴红共富基地”,目前全区已设立石榴红家园(共富基地)30家、高校共富基地7家,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是数字赋能,打造拓展延伸“云平台”。以“构筑精神家园、展示民族风情、服务各族群众”为理念,打造“石榴籽数字家园”平台,构建“家园、花园、乐园、创业园”等特色模块,一站式服务各族群众。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活动20余场次,参与人数超400人次。坚持多跨协同,集成“西湖码”等特色应用,累计帮助解决问题45个、服务250余人次,不断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三、强活动、建机制,营造“多层次”民族团结工作氛围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活动实效。在全区11个镇街民族团结促进分会成立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会长轮值”“一镇街一品牌”等制度,突出属地自身特色,常态化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20场次、参与人数500余人,激发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多彩元素。

二是立足特色资源,丰富活动形式。发挥文化名区的独特优势,以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组织工匠技艺培训、茶文化培训等活动近百场,增强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组织开展绘画班、读书会、国学讲堂等各类公益活动,惠及3000余人次。承办第二届“藏浙情”各族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相互交流。

三是讲好民族故事,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挖掘民族团结西湖故事,依托“西湖开讲”“民宗每周微课堂”等载体,累计开展主题培训教育200余场次。编纂印发《用石榴籽的语言讲好同心圆的故事》《五十六个民族小册子》等6万余册,拍摄《茶馕香印》《石榴籽家园》宣传片,其中《“茶馕香印:茶乡里的丝路茶文化”故事》在8个海外媒体刊登。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民宗局

 
上一篇:云南腾冲启动边境乡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
下一篇:江西金竹探索实施“党建+民族团结”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