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陈嬿如 闫丽芳 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永仁县永兴傣族乡拉姑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凸显民族风情风貌的凉亭、寨门、路灯、篱笆、墙绘等设施,放眼望去,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家家户户门口,路两侧种满释迦果树和芒果树,金沙江畔一群群羊儿在吃着绿草,傣乡处处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画卷。 
近年来,永兴傣族乡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着力打造民族特色鲜明、乡村治理有效、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特色安置村组。拉姑村两委坚持民生导向,坚持走环境保护优先的道路,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充分挖掘“山水、村落、生态”等资源,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并倡导群众发挥主人翁意识,积极引导大家转变观念,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将傣族元素全面融入民居外观和村庄周边环境改造,深入开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行动,将农村田园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提升相结合、同步推进,打造望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村寨,生态振兴为拉姑村“四美乡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扎实推进“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双融合双推进工作,始终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过程,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建成功能设施齐备的党员活动室,成立村党总支,选准配强村党总支班子,坚持把党的民族政策作为农村党员、村组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扎实开展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坚持党组织和党员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带动、政府主推和群众积极参与结合,着力固好脱贫出列的底板、用好项目建设的跳板、瞄准补齐乡村振兴的短板。永兴人民艰苦奋斗,大兴水利、新修公路、架设电力、建设通信,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安置点统一规划布局,打造风貌统一的傣家特色民居,实现了新村“安居梦”。 倡导党员和群众执行“一约四会”,建立村规民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引导和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各项村集体活动,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四美乡村”建设。采取“五点六心”的工作模式,通过项目争取一点、干部出资一点、小组筹措一点、群众团结一点、企业帮助一点,在部门的关心、干部的爱心、小组的用心、群众的齐心、企业的热心、个体的舒心下,逐步实现拉姑村“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同频共振。通过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法规,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拉近搬迁群众间彼此的距离,提高搬迁群众的幸福指数。 
拉姑村傣族文化底蕴深厚、语言保留完好,傣族文化风情浓郁。乡村旅游格局形成,村庄内交通改善,吸引大量投资人来村内投资,带动江景民宿客栈、农家乐、饭庄等旅游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拉姑村“自然环境好、民族特色浓郁”的独特魅力正迅速得以释放,形成了“一户一处景,一乡一幅画”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永仁县委组织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