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杨瑞标 许洪议 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云龙县苗尾傈僳族乡国土面积662.13平方公里,是大理州国土面积最大的乡镇,也是大理州唯一的傈僳族乡,澜沧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下辖的9个村(社区)145个村民小组18138人沿江分布于两岸,境内有着云龙的第一高峰喇嘛枯,全乡海拔高差近2000米,面广、人稀、山高、谷深、水急是苗尾的现实写照。近期,该乡结合阶段性重点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走好“党建引领、统战聚力、守望相助”安全生产路子,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在防汛第一线。
党建引领,凝聚防汛共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实施“战斗堡垒工程”“先锋模范工程”和“阵地建设工程”,深入践行和推行“三法三化”,有效发挥防汛工作县级挂钩包保、乡级全面负责、村级有效落实、小组预警预报作用,以“四抓四促”“院坝会”“火塘会”等形式,做到逢会必讲安全,入户必讲安全,形成人人参与防汛抗灾的共同意识,通过坚强的党组织建设和坚实的工作推进,引领各族群众不断从内心深处凝聚起共同团结,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

统战聚力,汇聚防汛合力。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实践体系,切实将统战工作作为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将其作为增进民族团结、凝聚人心力量的重要抓手。面对汛期灾情频发,苗尾乡各族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疏通道路,修复沟渠,切实汇聚起抢险救灾的合力,有效将群众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充分让“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各族群众,从思想根源深处牢固树立起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大家庭”理念,有效实现村规民约共通、族际交往互动、文化共建共享、族群共聚同生。

守望相助,实现同舟共济。“上下同欲,方能风雨同舟。”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根和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友善、邻里互助和“一方有难、四方支援”优良传统,深化运用书记“院坝会”、班子“碰头会”、干部“火塘会”、学习“读书班”、例会“微课堂”成果,筑牢民族团结服务管理阵地,在汛期,扎实通过一桩桩、一件件切关群众利益的民生小事实事办理,打造“综合治理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切实让各族干部群众发自内心感受到在危难面前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度难关的决心,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
据不完全统计,苗尾乡在近期防汛工作中,仅表村村、茂盛村、早阳村等地群众就集体义务投工投劳抢修冲坏的村组公路、饮水管道、灌溉沟渠等50多处(条),用实际行动推动和践行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感情,用真实付出缔造民族团结“幸福园”。(云龙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