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武定丨培育文明新风 助力民族团结进步
|
发表时间:2023-06-28
阅读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
新时代民族网讯(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近年来,武定县探索“民族团结+文明实践”融合模式,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贯穿于民族团结创建全过程,精准把握百姓需求,不断拓展资源整合路径,夯实实践载体,切实把基层阵地用起来、工作力量动起来、各类活动开展起来,构建彰显时代文明新风的精神家园,为推进各族群众深耕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凝聚强大的力量。  
打造实践阵地,共画同心圆。武定县不断提升文明实践阵地吸引力,严格按照“六有”标准,建成集高效、便民、优质服务于一体,覆盖全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链”,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阵地作用,把文明实践与民族团结等工作有机融合,全力打造凝心聚气的“百姓之家”。  
依托活动阵地,暖民心促团结。该县依托村级活动阵地、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技术培训、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持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开展“文明家庭”“十星文明户”“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发挥了“表彰一户、带动一片、辐射全村”的示范作用,不断提升文明风尚践行力,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铸牢共同体。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30多个,组建1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为文明实践活动正常开展和传播提供了有效载体。 构建服务组织网,润民心聚和谐。武定县积极探索开展群众“点单”和乡村文明实践所(站)“派单”相结合的“点单+派单”志愿服务模式,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开展政策宣讲、文明劝导、疫情防控和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2022年底,全县志愿者注册人数达41102人,服务项目达5027个,服务时长达444578多小时。(武定县委宣传部供稿)
|
|
上一篇:大理洱源丨“以比促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下一篇:楚雄武定丨谱好“文旅融合”曲 奏响“交往交流交融”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