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大理洱源丨携手推广普通话 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
发表时间:2023-06-02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 施新弟 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随着音乐响起,洱源县凤羽镇凤羽老年合唱团齐诵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他们用群众的话讲理论、用身边的事说政策,用通俗易懂、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普通话推广、写好规范字、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递到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凤羽镇位于洱源县城西南部,人口34801人,居住有白、汉、回、彝等11个民族,其中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以上,是大理州白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镇之一,是滇西“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素有“文墨之邦”“油菜之乡”“砚台之乡”“百鸟朝凤”等美誉。早在多年前就被我国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为“桃花源”。2001年被云南省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被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凤羽历史上就有尊师重教的美德,清雍正年间建有“凤翔书院”,在清代这里出过4名进士、11名举人,以及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脱颖而出,从“凤翔书院”走上仕途。返乡后,又成为凤羽强大的“乡贤群体”,引导一方乡风文明,增进一方民族团结,促进一方发展,成为历代凤羽读书人的学习标榜。

清道光年间,赐进士出身赵辉壁任书院院长时,开创“双语教学”,以白族话和官话(普通话)同时授课,开辟了凤羽白族与外界语言交流的“无障”通道,是民族团结,文化大同的重要体现。

书院最后的学子之一,施介,从凤翔书院以优等生毕业,一路从凤羽,到大理省立师范、昆明省立第一师范、开远“反剥削铁路大罢工”、延安抗大党总书记、陕北公学教育处副处长、直至长眠在祖国的东北大地,成为真正的共产党人,真正的革命战士,彰显了凤羽“文墨之乡”读书人的最崇高的“家国情怀”。

“我要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这样走到哪里都不怕。”凤羽老年合唱团成员赵耳顺与姐妹们同台献艺,寓教于乐,营造“人人说、时时说、处处说”的推普氛围,提高广大群众学普通话、说普通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普通话就像一座桥梁,让各民族同胞紧紧联系在一起,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帮助更多少数民族同胞讲好普通话,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洱源故事。”

除了“汉白双语朗诵经典”外,一支支欢快喜庆的白族歌舞不时在村村寨寨上演,舞姿顺达自然,优美飘逸,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搓步跳起,挥舞双袖载歌载舞,体现了白族人民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表演现场,一语一笑一跳一动,增强了各族人民用普通话交流的热情。同时,在一曲欢快的歌声中,各民族人们跳起了展现民族团结的舞蹈,现场的观众纷纷加入,呈现了各民族如石榴籽般紧紧抱在一起的动人画面。

在凤羽,这种群众性文化活动薪火相传,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使普通话真正成为工作和生活语言,提高广大群众的推普意识和参与意识,真正让各族群众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植入每位居民的心中。

“通过文艺表演活动,不仅让人们体会到了中国语言的趣味,更加领会到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推广普通话不是靠一次活动成就的,而是靠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努力。”凤羽镇凤翔书院管理员施文清说。“相信我们每一位都会加入到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的行列中,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作出自己的贡献,使‘说好普通话’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更用实际行动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形成认同。”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既要从大处着眼,也需要像凤羽镇这样从个人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画好民族团结的“同心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各民族勠力同心、开拓进取的强大正能量!

一句中国话,一份中国情;一口普通话,一颗中国心。近年来,凤羽镇始终坚持文化是民族团结的“根”和“魂”,充分发扬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优势,不断丰富凤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凤羽古镇为中心,注重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关系,强化历史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通过充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坚持文化保护传承为基本形式,以“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每年举办田家乐、栽秧节、丰收节、祭孔、书画比赛等活动,宣传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让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品得到了有效传承。做好凤翔书院“修旧如旧”修缮工作,把凤翔书院打造成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强、力促文化大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今年,凤翔村还被评定为“省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村”。

如今的凤羽,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意识已深入人心,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荣辱与共、团结互助、艰苦创业,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华丽篇章。(大理州洱源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上一篇:楚雄南华丨沙桥镇于栖么:2023年第五届洋芋文化艺术节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启动
下一篇:楚雄武定丨以节庆活动为纽带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