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双柏县人民法院 丨法脿中心法庭:双语审判传递法治之声
发表时间:2023-05-29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在双柏县法脿镇这个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乡里,民族文化保护法庭——双柏县人民法院法脿中心法庭立足区域特点、民俗特性和专业特长,用贴心、实在的便民举措打通便民司法最后一公里。

双语交流服务各族当事人。法脿中心法庭辖两镇一乡,其中,法脿镇彝族、哈尼族、回族等16个民族占56.5%;安龙堡乡彝族、汉族、哈尼族等8个民族占92%;大麦地镇彝族、哈尼族等9个民族占93%;在安龙堡乡、大麦地镇人们日常生活通用语言是当地民族语音,维权时语言交流成了障碍,双语法官李增旺利用语言优势了解案情,让当事人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让当事人有一种亲切感。

司法便民早出晚归服务群众。李增旺法官坚持“宁可法官多走路,不叫老百姓多跑路”的司法便民理念,开通“流动法庭”,“走出去”办案,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设“田间法庭”“假日法庭”,法官深入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村委会参与文书送达、巡回审判、判后回访以及参与联动综治等工作,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一站式、全方位、一体化便民服务。农忙时节,又开展了“午间法庭”工作,确保农民群众诉讼、生产两不误。

立案便民风里雨里服务群众。因辖区内外出务工人员多,通常都在节假日回来解决债务、婚姻、土地等纠纷。为此,李增旺公布了便民服务电话,虽然牺牲了节假日时间,但在来去匆匆的辖区群众心里增添了一抹司法人文温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送达便民风适时调解顺应民意。由于法脿中心法庭管辖范围地域广,人口多,分布散,距离远。为方便当事人,李增旺对受理的案件,尽量做到在最短时间内送达诉讼文书,农忙时节,当事人在地里干活回来得晚,与当事人联系好在晚间入户送达,不仅减少了当事人的讼累,也赢得了对方当事人的信任,对于审理案件打开了方便之门。送达时选取有普法及教育意义的案件进行现场调解、审理,灵活开展各种法律宣传活动,及时向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近年来,双柏县人民法院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高度重视双语审判工作,大力推进双语法官会议常态化机制,在提高案件审判质量的同时,积极探索双语法官办案的新形式与新机制,组建成立双语审判团队,设立双语导诉服务,开展巡回审判,以案释法强化法治宣传,用民族语言传递法治之声。(双柏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上一篇:楚雄市鹿城小学丨云荫寺校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感受戏曲艺术无穷魅力
下一篇:大理鹤庆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暨统一战线“同心讲堂”(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