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地州动态 >
大理洱源丨凤羽镇凤翔书院:以文化铸魂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积极培树“文化聚同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品牌
发表时间:2023-04-02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民族时报记者 陈明海)近年来,凤翔书院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为目的,结合自身文化优势,着力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基地,积极培树“文化聚同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

一、以赓续红色基因,铸牢民族团结进步之魂。凤翔书院以 “红色书屋”为依托,搭建起“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坚定文化自信的阅读平台,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红色书屋收录红色经典、党史国史、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图书6000余册。同时,深入挖掘凤羽籍革命家施介的革命事迹,让红色文化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每年慕名前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人数达15万人次以上。使各族群众在红色传承中坚守初心,赓续红色基因,凝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文化自信磅礴力量。

二、以弘扬中华文化,滋养民族团结进步根脉。凤羽素来有“文墨之乡”的美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书画艺术,一直在广大群众中薪火相传,凤翔书院作为书画艺术家聚集地,以 “诗书画协会工作室”“诗书画展厅”为依托,引导广大书画爱好者在周末免费辅导学生诗词书画创作,组织“我是一颗石榴籽”“翰墨丹青颂祖国”“ 书党史画团结” 等书画作品展以及“墙画乡土风情助力乡村振兴”等文化公益活动,筹办了6场“爱传递梦飞扬”义卖字画赈灾会,筹集到善款12.3万元,为各族群众义务赠写对联5000多幅。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阵地作用,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以传承非遗,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以 “非遗展览室”“民俗文化陈列室”为依托,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形式、内容和传承上蕴含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心挑选优秀非遗代表性项目吹吹腔戏、洞经音乐、乳扇制作技艺、凤羽砚制作技艺等21项进行现场展示展演,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让各族群众在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的同时,共同参与非遗保护。把普及非遗知识、挖掘非遗内涵和研讨非遗实践作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各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四、以加强交流互鉴,拓宽民族团结进步之路。以 “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依托,推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交流互鉴,精心组织“学习郑家庄样本经验”“农耕文化传承分享”“洞经音乐沙龙”“汉白双语朗诵经典”“徐霞客与凤羽研讨”等专题活动31场次。聘请2名本地历史文化学者专门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界人士,介绍凤羽保存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富有情趣的民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密切联系,讲述凤羽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带领各地、各族到访者探寻凤羽的“文化大同”印记。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3万多人次。在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理洱源县人民政府供稿)

 
上一篇:楚雄姚安丨多措并举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 交融计划”
下一篇:楚雄永仁丨中和镇:召开2023年统一战线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