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民族经济 >
楚雄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践行“三个”工作法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3-03-22     阅读次数:     字体:【

新时代民族网讯(云南经济日报记者杨德祥 李作伟)落实“项目工作法”谋新篇开新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坚持规划先行,实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围绕粮食生产、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畜产品安全、疫情防控等事关国计民生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抓落实。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发展规划、一套政策措施、一个考核办法”的原则,邀请省、州专家进行“把脉问诊”,高标准组织编制了《楚雄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楚雄市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楚雄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一批规划和方案,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业面源污染、绿色食品牌打造、数字乡村建设等一批农业重点项目,高位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2022年,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3.59万亩、高原粳稻育繁种基地0.46万亩、魔芋基地6.37万亩、中药材基地4.1万亩、鲜食水果基地5.2万亩;实施粮食示范样板1.98万亩,完成粮食种植56.02万亩,实现粮食产量21.79万吨;13个企业和产品品牌入选省级“绿色云品”品牌目录,楚雄市撒坝猪入选省“绿色食品牌”区域公共品牌目录,新增“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其中国家级1个)、“三品一标”农产品17个,农业企业668户。

自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来,云南省楚雄市农业农村局始终将抓作风整治作为推动农业农村提质增效的“突破口”,深入践行“三个工作法”,全方位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展现出行业新担当新作为。

践行“一线工作法”走田间下地头,用心听民意解民忧。认真践行任务在一线落实,培训在一线开展,技术在一线指导,政策在一线兑现,监管在一线抓实“五个一线”工作法,身先士卒、上山下地,将农业农村工作书写在楚雄田间地头,乡村户内,真正使党徽在一线闪亮、干部在一线服务、作风在一线转变、成绩在一线展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领导带头深入田间地头、深入村组、企业、农户家中开展调研指导,累计发现问题28个,听取意见建议84条,形成调研报告10个,帮助解决问题73个;党委制定为企业办实事计划7项,领导班子成员制定为企业办实事清单9项,党员干部制定“微清单”112项,深入492个市场经营主体开展政策宣传326场次,帮助解决问题57个;组建产业帮扶专家组,采取“田间课堂”、“畜圈教学”等模式,对脱贫村及产业重点村开展巡回指导服务26场次,全年开展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动物疫病监测、种草养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各类科技培训2.93万人次;派出执法人员2030人次,整顿农资市场、检查农资经营企业、屠宰厂(场)、查验各类型拖拉机;累计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6118.24万元,补贴农机具6819台套,受益农户76436户19.11万人。

实施“典型引路法”强示范争先锋,助推乡村振兴步伐。以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标杆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重点,培育一批先进典型,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积极示范带动推广作用,大过口乡成功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吕合镇成功申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显现。紫溪镇获评省级绿美乡镇、东瓜镇蔡家湾获评省级绿美村庄,成功创建州级精品示范乡镇1个、精品示范村8个、生态美丽宜居示范村组40个和州级绿美村庄176个,大紫溪山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和楚南路沿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带创建取得一定成效,紫溪镇箐上村、东瓜镇小郭邑等美丽村庄成为全市示范样板,形成镇有示范、村有样板,以点带面掀起全市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热潮。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成效被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写入今年专刊印发的《2021年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报告》;农业安全稳定形势不断巩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已报农业农村部审核,乡村振兴步伐更加坚定。

 
上一篇:楚雄市子午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系列活动
下一篇:云南南华:搬迁安置区移民和谐幸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