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网讯 (王劲锋、何祥、陈媛媛)“牛年吃大肉,牛年喝美酒;吃肉现油花,吃酒现酒花;这是五谷丰登之花、六畜兴旺之花、彝家幸福之花……”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马游坪,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74岁的古稀老人自开旺在田野里展示他的独门绝活——鼻子吹奏葫芦笙,喜迎牛年新春的到来。

葫芦笙是彝族的一种气鸣乐器,吹葫芦笙起源于彝族葫芦崇拜,直接来源于彝族创世史诗《梅葛》。在彝族民间,葫芦笙是“踏歌”“打歌”和芦笙舞的主要伴奏乐器。聚居在姚安马游、左门等地的彝族人民,每逢春节拜年、开秧门等场合,都要吹奏葫芦笙,所奏的乐曲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自开旺对源自故乡的葫芦笙和梅葛文化一直有着深厚的情结。2004年退休后,他放弃了可以在县城里颐养天年的优越生活,毅然回到了马游坪,开始从事梅葛文化和葫芦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每逢喜庆之日,自开旺都会一展绝活,用葫芦笙吹出轻快、活泼的曲调,表达彝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