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当前位置:首页>>反腐倡廉 >
在从严治党上进一步做起来实起来
发表时间:2022-10-31     阅读次数:     字体:【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清水乡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发顺向游客讲述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月19日考察时的情况。 李恒宇/摄

念兹在兹,心有牵挂;深切关怀,殷殷嘱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云南发展,情系边疆各族人民,两次在新年伊始首次国内考察之行中走进云岭大地,为云南改革发展标方位、定航向、擘画蓝图,并发出从严治党进军令,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画上浓重一笔。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刀刃向内的伟大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2015年1月,在首提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考察。他强调,关于从严治党,党中央的态度很鲜明,就是要采取一切措施,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深入地而不是表皮地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在从严治党上进一步做起来、实起来……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意味深长。近年来,云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扛稳抓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面从严治党焕发新气象,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时光荏苒,回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峥嵘历程,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曾经的主战场之一,云南交出了无愧于时代的优异答卷。昭通实践便是云南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地处乌蒙山腹地的昭通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云南考察的第一站便来到这里。在鲁甸县龙头山镇镇政府大门废墟前,他强调,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一起抓,重建家园步伐要加快。在甘家寨受灾群众异地过渡安置点,他察看了临时党支部,走进邹体富老两口和孙子住的帐篷,与他们手拉手、唠家常、问冷暖。他说,党和政府一定要帮助大家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在地震灾区板房学校,他指出,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同年12月,邹体富一家搬进了新居,客厅墙面上悬挂着与总书记来时的珍贵合影。年近八旬的邹体富说:“我们现在是四世同堂,老有所养,两个儿子家庭年收入都有十几万,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为我们办实事的好干部。”

云南是我国世居民族、特有民族、人口较少民族、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1/3。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独龙族群众代表,指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14年元旦前夕,贡山县干部群众致信总书记,报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喜讯,总书记复信祝贺。2018年底,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独龙江乡党委班子写信报告喜讯,总书记鼓励道“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如今的独龙江乡,千余户群众全部住进新房,草果、独龙蜂、独龙牛、独龙鸡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蒸蒸日上。“我们要加倍努力,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报答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信访局副局长、时任独龙江乡党委书记的白族干部和国雄干劲十足。

历史的巧合,往往蕴含深意。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云南。这一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全面从严治党,对于以优良作风促进全面小康、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至关重要。此次考察的首站,总书记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司莫拉”在佤语中意为幸福的地方。他对乡亲们说,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2020年6月,中寨党支部牵头成立“腾冲清水司莫拉幸福佤乡旅游专业合作社”,两年来累计分红超过17万元。此外,村里还大力发展茶叶、核桃种植,生态养殖等,越来越多的乡亲回到司莫拉。村民们都说:“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创业,生活越过越好。”

山乡巨变,沧海桑田。2020年底,云南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省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云南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高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扛起“四个不摘”和乡村振兴监督责任,确保基层干部作风更加务实,惠民惠农政策落实落地,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贡献率。

云南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云南的生态保护。2015年1月,在云南考察时,总书记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洱海是大理的母亲湖,然而长期污染曾一度导致洱海湖水富营养化,数次爆发蓝藻。总书记在洱海边察看生态保护湿地时强调,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在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总书记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并叮嘱大家:“云南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们手里受到破坏。”此后,李德昌自觉当起了保护洱海的义务宣传员。他说:“这几年整治力度很大,收污水、拆违建、修绿道,干部们作风过硬,都是真刀实枪地干,洱海越来越清了。”2016年以来,大理白族自治州纪委监委立足基本职责,召开7次洱海保护治理监督执纪工作会议,开展5959次洱海保护治理监督检查工作,严肃查处洱海保护治理中的违纪违法问题和失职失责行为,推动洱海保护治理监督执纪向纵深发展。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质评价结果均为“优”,洱海保护治理成为全国湖泊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一面旗帜。

几多牵挂,几多期许。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云南,在考察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时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要履行好保护的职责。通过生态建设和修复,滇池湖滨建成了环湖生态带6.29万亩,湖滨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步恢复。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滇池全湖水质保持Ⅳ类,并持续企稳向好。近年来,云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锚定“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目标,督促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直面顽疾,拿出动真碰硬的决心和勇气,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云南还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份,是抗战时期全国的大后方。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参观西南联大博物馆,了解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光荣历史。总书记强调,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要把这些故事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他勉励青年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不忘初心,踔厉奋发;牢记使命,笃行不怠。新时代云南全面从严治党为云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强大政治引领和坚强政治保障。云南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进一步探索“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云南路径,进一步探索一体推进“三不腐”、更好地达成“三个效果”统一的云南实践,进一步探索增添工作的成色、品质、辨识度、贡献率的创新之路,进一步探索强化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以高素质队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铁军锻造之法,推动云南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曹雅丽)

 
上一篇:监督保障流向明确、使用规范、进度可控 推动财政资金更好发挥效益
下一篇:历史文化源流 | 民富国强 众安道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