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巡察组来了,如果当地干部存在工作不负责、不帮助解决问题、今天推明天等问题的,欢迎阿舍乡的广大父老乡亲如实向县委巡察组反映……”
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阿舍乡阿舍村的赶集日,熙熙攘攘的街道旁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摊子。摊子上的“智慧喇叭”轮流用地方方言和苗、壮、彝三种民族语言介绍巡察相关事项,工作人员在摊前忙着解答问题。众多村民把这个摊子围得水泄不通。
3天后,县委第二巡察组的办公点里迎来了一位“客人”。
“你们好,请问这里是县委巡察组吗?”一位肤色黝黑、长相憨厚的中年男子问道。
“我听见广播里用我们苗族话通知‘巡察组来了’。我有件事想和你们反映,希望你们能够帮助解决。”他搓着手局促地坐下来,有些不安。
巡察组的干部给他倒了杯水,安抚了他的情绪,让他慢慢说。
原来,这位反映问题的王大哥与邻居杨某某因为进出王大哥家的巷道部分土地归属问题,进行了长达七年的“拉锯战”。今年年初,阿舍村及阿文寨村小组的村干部曾帮助两家协商,提议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协议,当时双方均同意。但此后村干部却一直未召集两家签订协议,导致杨某某反悔。迟迟没能解决的纠纷就成了王大哥的心病。
“这件事你们能帮我解决吗?”王大哥眼巴巴地看着巡察人员。
“大哥,你放心,我们了解清楚情况后一定帮你协调解决。”
次日,巡察组分别到阿舍村委会和阿文寨村小组核实情况。
“确实有这么个事情,可是组上事情多,一直忙,就没能让他们两家坐下来签协议。”面对巡察组工作人员,阿文寨村小组组长尴尬地挠着头。
“再忙,连坐下来签个协议的时间都挤不出来吗?”巡察组组长说,“本来开了个好头,却成了‘烂尾工程’。”
在巡察组的督促下,村干部积极履职尽责,做通了杨某某的思想工作。一个星期后,在村小组活动室内,王大哥与杨某某在《人民调解协议书》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一场长达七年的纠纷终于尘埃落定。
“少数民族地区的部分群众只听得懂本民族语言,用‘智慧喇叭’进行宣传,才能照顾到这一特殊群体。”巡察组组长介绍,“我们将继续把转作风作为巡察工作的重中之重,盯牢抓实基层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治,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堵点难点问题,促使村‘两委’班子来一场彻底的作风革命效能革命。”